行业资讯 食品 资讯详情
2025年特定食品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大力扶持
 食品 2025-05-09 09:45:2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今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特医食品作为食品工业中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特医食品专门为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提供精准营养支持,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近年来,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参与。但同时,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品认知度不高、部分人群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等。深入了解我国特医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对于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意义重大。

  一、特医食品企业发展态势:数量增长、分布不均且资本多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不容小觑。2016 - 2022 年,国内注册的特医食品企业数量逐年上升。2016 年注册企业数小于 100 家,到 2021 年已超 300 家。不仅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国外特医食品企业也纷纷在我国落子,如 2014 年雅培在浙江嘉兴建立现代化营养品制造厂,2012 年雀巢健康科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于 2018 年在江苏泰州建立中国第一个获批的液体特医食品生产基地。

  从地域分布来看,截至 2023 年 4 月 17 日,我国特医食品相关企业有 1600 多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江苏省等东南部经济发达省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具有丰富功能性食品资源的地区。这种分布特点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有资源优势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高,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更高。

  在资本分布方面,我国特医食品企业注册资本分布较为均衡,但呈现重资本运营倾向。注册资本在 200 万以内的企业占所有相关企业数量的 52.8%,200 万以上注册资本的企业占 47.2%,1000 万以上注册资本的企业达 20.3%。这预示着特医食品行业将是一个长期增值的市场。从从业类型看,从事批发零售业的企业占 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 23%,企业主要布局在销售和技术研发创新两大方向。

  二、特医食品注册与研发:数量攀升,创新步伐加快

  2017 - 2023 年(2023 年数据截至 4 月 17 日),我国已有 104 款特医食品注册。其中,2019 年、2021 年注册数量均≥20 款 / 年。注册产品中国产品牌有 69 款,国外品牌主要集中在雀巢和雅培两个公司旗下,共 35 款。

  国内企业在特医食品研发上不断发力,注册数量逐年攀升。吉林麦孚营养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注册产品数量最多,3 款及以上的企业有 10 家,还有 7 家企业完成 2 款特医食品注册,13 家企业完成 1 款特医食品注册。随着自主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未来有望推出更多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

  三、特医食品市场推广现状:潜力巨大,亟待提升认知度

  截至 2023 年 4 月 17 日,国内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的特医食品推广广告仅有 22 条,其中雀巢健康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占 16 条,其他企业数量较少。这表明特医食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力度较弱,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其市场销售。

  然而,特医食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全球已知罕见病超 7000 种,中国有 2000 多万罕见病患者,且人数每年递增 20 万。特医食品和饮食治疗是不少代谢罕见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上海浦东正在积极推动罕见病治疗用特医食品的引进,开设专科专病门诊。随着国内特医食品研发量的提高和品牌的逐渐成熟,特医食品国内品牌的推广将迎来新的契机,市场普及度有望大幅提升。

  四、特医食品行业发展机遇:需求迫切,政策大力扶持

  临床患者营养不良问题较为普遍。中国新发恶性肿瘤每年约 400 多万,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 40% - 80%;约 44% 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约 75% 的肝性脑病患者中度至重度营养不良;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约为 36%,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 65%,营养支持率却较低。不同类型临床患者的营养风险比例不同,营养不良会加重病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特医食品作为营养治疗的关键,市场需求极为迫切。

  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特医食品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我国现有 0 - 3 岁婴幼儿约 4200 万人,适合此年龄阶段的特医食品仅有 26 款;每年约有 120 万早产儿出生,而适用于早产儿 / 低体重儿的特医食品目前仅有 17 款;儿童矮小症发生率为 4.3% - 4.77%,部分因营养缺乏所致,但相关特医食品供应不足;60 岁以上人口已超过 2.4 亿,2030 年预计达到 3.6 亿,而在我国注册并明确适用于 50 岁以上人群的特医食品仅 1 款。人口政策的开放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进一步提升特医食品的市场需求量。

  自 2015 年起,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与特医食品相关的政策、管理办法和标准。特定食品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国民营养计划(2017 - 2030 年)》等,这些政策规范了特医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临床试验等各个环节,有力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2019 年,浙江省将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的特医食品纳入医保范畴,目前已有 20 多个省市跟进。国家医疗保障局也表示将根据罕见病类特医食品临床需求建立应急审评机制。部分特医食品纳入地方医保范畴,为特医食品 “进医院、进基药、进医保” 提供了宝贵经验,预示着我国特医食品需求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的窗口期。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企业数量、产品注册与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行业在市场推广、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利的政策环境以及逐步提升的研发能力,为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研发创新的持续推进以及医保政策的进一步支持,特医食品行业有望在 2025 年及以后实现更大规模的市场扩张,在满足临床营养需求、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食品工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食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