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食品行业的竞争格局愈发复杂,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福建省在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食品抽检“五维”治理新格局,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在食品抽检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监管效能,还为食品行业的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环境。
《2025-2030年中国食品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行业的重点问题、重点场所和重点领域,积极推进食品抽检改革。通过数智赋能抽检,利用国抽系统“重复抽检预警控制小程序”的智慧赋能作用,实施精准高效的抽检工作,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该局以信用分级和风险分类为基础,开展差异化抽检,加大对信用差、风险高的企业的抽检力度,同时降低对信用好、风险低企业的抽检频次。2024年,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对大型连锁商超的抽检量同比下降20.22%,而对风险点较多、市场覆盖面广的“三小”食品经营单位、批发(农贸)市场、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店等场所的抽检量同比增加了45.43%。此外,重点开展非法添加、掺杂使假、禁用农兽药、校园食品、生鲜电商等专项抽检,专项抽检不合格率达到6.0%,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定位更加精准。
食品行业竞争分析提到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食品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实施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靶向诊疗”帮扶措施。针对龙岩花生二氧化硫屡次超标问题,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精准技术帮扶,对代表性企业进行现场“诊断”,查找风险点并提出具体帮扶意见,帮扶后不合格花生检出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针对古田县红粬产业面临的危机,及时开展专项帮扶,通过技术指导和整改提升,有效挽救了这一地方特色产业。此外,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还组织开展回访复查、跟踪抽检,2024年全省监督抽检3批次(含)以上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数同比减少了19.8%,禁用农兽药检出批次同比降低了15.66%,校园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从2023年的3.85%下降至1.42%,食品安全治理成效显著。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有效运用“三书一函”等制度措施,强化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2024年,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食品抽检不合格案件7429件,罚没款3345.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64件,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10.5万公斤,食品安全核查处置任务完成率达到100%,位列全国第一。该局还组建考核团队,对省级承检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考核,对市、县级承检机构开展延伸抽查考核,发现各类问题510个,形成问题清单并通报各地,推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约谈、责令整改、违约处罚等方式,逐条逐项督促承检机构抓好整改落实。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对标国际食品法典以及我国港台地区、日本、欧盟、新加坡等地标准,组织试点建设高于国家标准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已制定发布供厦食品标准122个,并发动一批优质企业率先执行供厦食品标准,倒逼其他企业跟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复用餐饮具不合格率较高的问题,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发布《餐饮业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管理规范》,初步解决了困扰行业和监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此外,组织召开南部沿海区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协作会议,签署《南部沿海区域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与联防联控一体化合作协议》,实现风险信息快速互通、协同处置,推动形成区域联动风险防控新格局,让监管跑在风险前。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持续擦亮治理餐桌污染的金字招牌,推动“福见食安”名片贴近百姓日常,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福建省连续两年将“你点我检”活动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九市一区全面将活动纳入地方民生工程,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大力推广“百姓点、政府检”活动问卷,今年以来问卷填报量达6.73万人次。3·15期间,开展省、市、县全覆盖的“百姓点检日”现场活动102场次,抖音直播吸引50.35万人次观看。推动形成宁德“进畲乡上海岛”、南平“进茶乡”、漳州“进台创园”等多个地域特色的抽检、快检案例。
六、总结
2025年,福建省在食品行业构建了抽检“五维”治理新格局,通过全方位的抽检改革、全过程的风险防控、全领域的监管质控、全链条的标准建设和全覆盖的安全治理,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还为食品行业的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