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机械 资讯详情
中国制造业迈向新型工业化:稳增长与创新融合的五大方向
 制造 2025-04-01 12:47:46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制造业正面临需求收缩、资源约束等多重挑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信部近期明确将通过政策协同、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三大路径,统筹稳增长与强实体的关系,重点培育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领域新增长引擎,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策略聚焦于五大方向:一是强化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落地,二是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机制,三是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四是深化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五是通过制度性改革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这些举措将为"十四五"目标收官及"十五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一、夯实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根基

  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需求。通过强化政策协同效应,发挥工业大省区域带动作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业态,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合理区间。

  二、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体系

  统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中试验证平台网络。通过完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协同机制,加速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支持高新区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推进制造体系现代化升级

  深入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重点培育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示范。通过建设绿色工厂和零碳园区,构建覆盖全链条的绿色制造体系。

  四、深化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

  全面启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人工智能+制造"场景应用。加速通用大模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同步推进节能降耗专项行动,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壮大新能源、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

  五、优化制造业发展制度环境

  健全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投入机制,通过税费改革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新型产业治理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与技术交流,构建安全可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上述五大方向的政策组合将有效破解结构性矛盾,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通过持续完善创新生态、优化产业结构和强化要素保障,中国制造有望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制造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