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的东莞市,正加速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路径。3月19日,该市正式上线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以下简称“大模型中心”),通过构建覆盖算力、算法、应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东莞以“世界工厂”著称,拥有超过19万家制造企业。为解决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数据不足、成本高企等痛点,大模型中心依托本地数字集团与技术伙伴的深度合作,构建了三大核心服务模块:算力资源供给、开放模型开发及AI工程化能力输出。该中心旨在降低企业智能化改造门槛,通过精准赋能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检测提升和供应链预测等关键环节,助力东莞巩固全球制造业竞争力。
1. 算力资源:夯实智能制造基础设施
中心以华为云数据中心为底座,部署自主创新的AI计算平台。该平台不仅提供普惠型算力支持,还兼容DeepSeek等主流开源大模型框架,满足企业从训练到推理的全生命周期需求。
2. 开放模型:精准适配制造业场景
目前已上线三大基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预测分析)及两大行业专属模型——制造知识模型和制造视觉模型。例如,在质检环节,视觉模型可识别微米级缺陷;在研发端,知识模型能快速解析技术文档并生成优化方案。
3. AI工程化能力:缩短应用开发周期
中心通过AI开发生产线实现资源复用,使算力效率提升30%。同时提供标准化工具包,将大模型二次开发周期压缩90%,助力企业“最后一公里”落地智能应用。
根据规划,大模型中心计划2025年前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场景(如智能仓储、预测性维护),到2027年扩展至135个。这些应用场景将覆盖电子、机械、纺织等东莞支柱产业,并逐步向中小企业开放服务,形成“大企业建平台、小企业用模型”的协同生态。
总结:以AI重构制造业价值链条
东莞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的上线,标志着中国城市级AI赋能制造进入新阶段。通过整合算力资源、降低技术门槛并加速场景创新,该中心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智能化升级路径,更探索出一条“数据驱动+行业知识”双轮驱动的智能制造发展范式。随着示范应用逐步铺开,东莞有望成为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城市,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