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厅首页 现状分析标签 制造
2025年制造现状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

制造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
1)制造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制造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制造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制造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3)制造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制造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4)制造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制造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制造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资及并购分析。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7)制造行业市场营销。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制造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制造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制造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制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关制造行业现状分析,可供参看:

延伸阅读

中信证券:制造强国 走出内卷(20250814/08:26)

中信证券研报称,我国近年来PPI中枢偏低,制造业存在内卷现象,我们梳理认为我国中低附加值产业的内卷程度高于中高端产业,中低附加值产业的问题更多在供给侧,而中高端产业的问题更多在需求侧,后续中高端产业的平衡有望率先改善。借鉴国际经验,美国和日本的中低端制造业占比均显著下降,两国的政策与环境却使得其产业升级的方向有所不同。向后看,我国产业结构或呈现传统产业控量提质,高端产业精益求精态势,政策通过考核激励、税收优惠、融资支持、反内卷等协同发力,半导体、装备制造、机器人、互联网和AI或成为新兴产业中重点升级的方向。借鉴国内外历史经验,由于我国进入服务需求加速释放的阶段,且本轮反内卷以市场化手段为主,并配合扩内需政策,预计不会对就业端产生明显影响。当前我国政策正在向“反内卷+促消费”边际转向,但政策转向有待地方进一步跟进,随着政策转向持续落地,名义GDP增速偏低等问题有望迎来缓解。

克鲁格曼再发声:关税不能救美国制造 反成制度毒药(20250804/15:32)

在美国关税政策再成焦点之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近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播客节目邀请,与《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展开对话,制作推出六期特别节目《沃尔夫-克鲁格曼对话》,讨论了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政策下面临的信任危机和治理崩溃的风险,特别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与关税政策进行了罕见的系统性批评。克鲁格曼在访谈中说,特朗普政府正将关税从一个经济调节工具变为赤裸裸的“政治威胁手段”,不仅破坏了全球对美国制度的信任,也正在侵蚀美国国内的治理基础。(央视新闻)

AMD股价上涨4% 苏姿丰称美国制造芯片成本上涨但“物有所值”(20250728/22:43)

美东时间周一早间,AMD股价上涨超过4%,此前该公司CEO苏姿丰对芯片涨价一事泰然处之,她表示,尽管台积电亚利桑那新厂代工的首批芯片成本将比台湾产芯片高出5%-20%,但这笔溢价物有所值。苏姿丰在华盛顿参加AI论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考虑供应链韧性,这是我们从疫情中学到的教训。”

美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专家:特朗普制造新谈判筹码(20250712/12:51)

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自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关税。 该税率高于特朗普政府此前曾经宣布的对加拿大商品征收关的25%关税。 对于该35%的更高关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政治风险分析师刘江韵对记者分析称,此举可能是特朗普对加拿大的“乘胜追击”。此前在特朗普停止谈判的威胁下,加拿大迅速取消了原定对美企业征收的数字服务税,这让特朗普认为威胁策略奏效,现以更高关税逼迫加拿大再次让步。 刘江韵还表示,这一说法也显示加美贸易谈判已经进入“深水区”,双方很可能在乳制品、钢铝关税等核心问题上僵持不下,为此特朗普主动提高关税来为自身制造新的谈判筹码。(第一财经)

制造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更多标签

最新报告

相关资讯

免费报告

相关标签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