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周四国际油价震荡走高,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收涨1.64%和1.72%,主要因OPEC+产油国宣布启动补偿性减产方案。此次调整聚焦于纠正部分成员国长期超额生产的顽疾,并通过渐进式产量约束强化协议执行力度。分析认为,尽管该举措短期内支撑了市场情绪,但历史履约率不足与数据分歧仍为后续供需平衡蒙上阴影。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油价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OPEC+成员国于周四达成共识,要求沙特、俄罗斯等七国针对此前超额生产的缺口进行补偿性减产。作为核心执行方之一的俄罗斯承诺3月至9月期间逐月递增减产规模,从2.5万桶/日增至17.3万桶/日;同时阿联酋、伊拉克等传统超产国家也提交了具体方案。该机制旨在通过历史产量修正与未来配额控制,逐步消除市场供应过剩压力。
尽管此次减产计划理论上可抵消后续增产影响,但过往履约记录令人质疑其有效性。哈萨克斯坦近期因滕吉兹油田扩产导致产量超标,迫使国际合作伙伴紧急协商削减;而伊拉克与俄罗斯虽近月合规率有所改善,但独立分析显示两国实际日均产量仍分别超出配额数十万桶。此外,阿联酋超额生产问题同样显著,进一步削弱协议约束力。
OPEC官方统计与第三方监测存在明显差异:其二手数据显示伊拉克和俄罗斯正接近配额目标,但独立分析揭示实际缺口远未弥合。这种矛盾反映出产量监控体系的漏洞——部分国家通过出口调整掩盖真实产能。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CPC混合原油出口量仍维持高位,暗示补偿性减产的实际执行力度可能不及表面数据所示。
总结来看,OPEC+此次减产行动释放了强化协议纪律的积极信号,但历史履约漏洞与数据可信度问题将持续考验市场信心。尽管短期价格获得支撑,未来供应端不确定性仍需关注超额生产国的持续表现及合规率改善进程。在需求复苏前景尚不明朗之际,协议执行效果或成为决定油价走势的关键变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