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在这一背景下率先布局"人工智能+制造"战略行动,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驱动产业升级。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印发的《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系统规划了未来三年关键任务与实施路径,为区域产业智能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100个标志性智能产品的目标。通过聚焦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数字孪生等重点领域,广西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全链条的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企业开发面向东盟市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体系。
方案规划打造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智慧工厂、供应链优化、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通过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行业级应用示范基地,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转化落地。特别强调与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联动发展,构建跨境数据流动与技术研发的协同网络,形成面向区域市场的标杆案例矩阵。
在企业培育方面,方案提出要重点扶持10家有全国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通过实施"领航计划""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同步推进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创建10家以上高水平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
为加速产业集聚效应,方案明确要重点建设3—5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一核引领、多点联动"的发展格局。预计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建成面向东盟的跨境数字经济合作枢纽。
战略展望:构建区域发展新引擎
《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落地、创新载体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四轮驱动,系统性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将重塑广西产业竞争格局,更将依托中国—东盟开放平台优势,形成辐射东南亚的数字经济合作网络。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一个技术先进、生态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将在西南腹地崛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