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政策与实践并进。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超36万个,老年助餐点覆盖7.5万个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惠及超过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随着《“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推进,2025年养老服务行业将围绕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质量等核心目标持续发力。
我国正以社区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7万个,在县区层面建成示范性养老服务网络446个。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老年人“家门口”的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同时,国家将代表委员提出的87件关于“社区养老”的建议提案纳入政策设计,推动养老服务与民生保障深度结合。
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我国实施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一方面,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完成208万户;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84万户社会老年人自主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此外,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快速拓展,全国7.5万个助餐点为居家老人提供便利化餐饮保障,切实解决“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为规范行业发展,国家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培育市场化运营环境,并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通过制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明确服务流程与质量要求;同时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服务质量与安全双轨并进。截至2023年底,相关风险隐患整治工作已覆盖全国县区级养老服务网络。
总结: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广覆盖、高质量、强保障”的发展态势,在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助餐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随着政策落地和标准化推进,居家社区养老的服务能力与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为实现2025年“兜底有力、普惠充足、多样化供给”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