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中国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作为科技创新前沿城市,正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国资委近日宣布,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生态。这一计划特别关注“20+8”全产业链,旨在通过建立覆盖种子、天使、A轮、B轮、C轮直至IPO的投资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基金网络,为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根据规划,深圳国资国企将确保对A轮及更早期项目的投资不低于40%,而对B轮和C轮项目各不少于20%。同时,计划走访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初创企业超过10000家,并推进至立项尽调阶段的企业不少于1000家。此外,还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提供不少于100亿元的创投资金支持。
为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尖端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圳市国资委计划筹设规模不少于500亿元的国资基金。这一基金将覆盖科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从初创到成长再到成熟阶段,提供全面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
为鼓励长期投资,深圳国资还延长了创新创业类基金的存续期限至最长15年,并根据不同基金的特点,制定了差异化考核指标和免责清单。这意味着,不再以单一项目的亏损或特定时间节点作为负面评价依据,而是从整个基金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这一举措将赋予投资机构更大的信心和灵活性,推动其更加大胆地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为了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深圳市国资委计划对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初创企业进行全面覆盖,走访不少于10000家企业。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筛选出最具潜力的项目,并推进至立项尽调阶段的企业不少于1000家。
同时,还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提供不少于100亿元的创投资金支持。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体现了深圳国资对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也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基金管理和考核方面,深圳市国资委采取了创新性的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基金,制定了差异化的考核指标和免责清单,不再以单一项目的亏损或特定时间节点作为负面评价依据。这一改革将使投资机构更加专注于长期价值的创造,而无需过分担忧短期波动。
通过延长基金存续期限至最长15年,并从整个基金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考核,深圳国资为人工智能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也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产业化应用。
总结
深圳市国资委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创业科技金融生态,聚焦“20+8”全产业链,并设立规模不少于500亿元的人工智能领域专项基金,展现了深圳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从走访10000家初创企业到提供100亿元创投资金支持,再到差异化考核机制的实施,一系列举措将为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体现了深圳国资对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也为人工智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深圳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