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民航全行业营业收入1.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4%。4月份民航客运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处在缓慢恢复期,货机货运量受益于快递物流需求增长,在民航“寒冬”期逆势上涨。以下对民航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春运期间民航全市场旅客预订量931.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0.9个百分点。民航运输行业分析指出,其中国内市场同比增长23.95%,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21.24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同比增长9.5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4.98个百分点;港澳台市场同比下降18.95%,较上年同期预订量大幅回落。
经济新常态下的各个产业都将发生重大变革,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会出现巨大的变革。而对于有着经济“晴雨表”之称的民航业而言,必然也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现从两大趋势来分析民航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民航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市场体系比较稳定,竞争规则比较完善,监管体系相对健全,客户结构比较稳定,所以欧美民航市场一般表现出与经济周期相匹配的行业周期。民航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几年中国民航市场仍将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中。市场竞争规则仍不完善也不稳定,监管体系仍不健全,客户结构仍不稳定。市场的不稳定也是收益管理系统仍然不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由于民航业在上一轮发展高潮期中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使得民航业得以比较从容地应对经济低谷期。民航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民航产业基础及民航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均比上一轮周期有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而航空票价涨幅相对较慢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机场及辅助设施建设同比大幅增加和改善,运输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先决条件预示着民航业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竞争实力。可以判断,即使民航行业发展面临低潮,民航企业可能会面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局面,但也不会比上一轮民航行业低谷时期的情况更差。
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始终是我们难以有效预测的。未来三到五年,如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民航领域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简政放权的期望能够得到全面的实现,那么,欧美等航空运输领域放松管制之后的繁荣图景,在我国民航业也必然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