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8月19日,A股7家啤酒上市公司中已有3家披露半年度报告,其余3家发布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为1904.4万千升,同比微降0.3%。在行业存量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头部企业正加速探索“啤酒+饮品”战略,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打开增长新空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啤酒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总产量同比下降0.3%,至1904.4万千升,显示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多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报告或业绩预告中均提到,“竞争加剧”成为共同挑战。面对市场饱和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压力,企业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寻找第二增长点。例如,某头部啤酒企业推出果味汽水产品,在区域市场试点探索;另一家则通过全国性饮料大单品布局“啤酒+饮品”的双轮驱动模式。
为应对行业增速放缓,多家啤酒企业正将触角延伸至饮料领域。某公司以区域特色饮品为切入点,推出橙味汽水等产品,在重庆、新疆等地试点;另一家则通过嘉槟系列果味汽水进军全国市场,目标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不仅能够补充啤酒业务的季节性短板,还能借助现有渠道资源快速渗透饮料赛道。
数据显示,饮料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但竞争同样激烈。企业需依托自身品牌势能与供应链优势,在产品差异化上发力。例如,部分企业在开发新品时强调“高品质”与“健康化”,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饮品的需求升级。
尽管“啤酒+饮品”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新的增长可能,但行业专家提醒:饮料市场与啤酒的消费场景和用户画像存在差异,企业需避免简单复制原有渠道策略。例如,汽水等产品的受众年龄层更广、需求频次更高,对营销创意与终端动销能力要求也更为严苛。
此外,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仍是关键挑战。某分析人士指出:“啤酒企业在供应链效率上具备优势,但需警惕饮料业务的同质化竞争。”未来,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品牌联动及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突围,将成为决定跨界成败的核心因素。
2025年的啤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产量微降倒逼企业向高端化与多元化转型,“啤酒+饮品”的战略协同成为共识。然而,跨界布局并非一蹴而就,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产品创新、渠道深耕和品牌升级中构建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持续白热化,谁能更快适应新消费趋势并实现差异化突破,将在新一轮洗牌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