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8月,萝卜快跑已在全球15座城市部署超过1000台无人车,累计安全行驶里程突破1.7亿公里。在香港市场,其测试范围从机场周边扩展至香港岛南区等核心区域,覆盖右舵左行城市的复杂路况,并实现规模化载人试运行。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关键突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萝卜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至今,萝卜快跑在香港的落地速度与全球布局规模引发行业关注。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及场景适配性验证,其不仅成为香港首个获准道路测试的自动驾驶服务提供商,更以数据驱动战略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本文将从技术优势、产业生态及全球化进程三个维度,解析萝卜快跑如何重塑未来出行格局。
自2024年12月启动北大屿山道路测试以来,萝卜快跑在香港已完成三次关键性扩区。截至2025年8月,其测试范围已覆盖机场岛、东涌城市圈及香港岛南区,并累计安全行驶超过2万公里。其中,在南区数码港园区的扩展尤为关键——这一科技产业集聚地拥有1800余家科创企业,为萝卜快跑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采集场景与生态合作基础。
香港特区政府对无人驾驶技术持开放态度,通过政策法规、资金支持及高层体验试乘等方式加速产业落地。数据显示,香港机动车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64辆,道路复杂度全球领先。萝卜快跑在右舵左行环境下的稳定表现(如狭窄山路应对能力),为后续拓展至英国、新加坡等同类型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
截至2025年,萝卜快跑在全球累计完成超1100万次出行服务,实际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保持零重大事故纪录。这一数据背后是其技术积累的核心优势——基于百度Apollo平台研发的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结合中国复杂路况的“喂养”经验(覆盖北京、上海等十多个超大城市),形成了全球领先的场景适配能力。
成本控制同样是萝卜快跑的制胜关键。第六代无人车采购价已降至20.46万元,较第五代降低60%,远低于特斯拉Cybertruck和Waymo同级别车型的成本。这种技术降本策略使其在迪拜、阿布扎比等海外市场中迅速获得政府订单,例如与迪拜道路和交通局合作的1000台无人车项目已进入开放道路测试阶段。
2025年,萝卜快跑的全球战略呈现“多线并进”态势。在亚洲,其通过香港经验快速复制至新加坡;在欧洲,与Lyft达成合作后计划于2026年在德国和英国部署数千台无人车;中东市场则成为规模化落地的试验田——迪拜已将其纳入公共交通体系规划,目标是到2031年实现无人驾驶交通占比超50%。
香港作为右舵左行城市的技术“练兵场”,不仅帮助萝卜快跑验证了复杂场景适应性,更通过本地化合作激活科创生态。例如,与数码港园区企业的技术协同、参与香港高校AI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正在形成以无人驾驶为核心的产业链集群效应。
中国方案引领的全球出行革命
从2024年香港首张自动驾驶牌照到2025年的多区域覆盖,萝卜快跑通过数据积累与场景创新,在技术安全、成本控制及全球化布局中确立了领跑地位。其战略路径不仅契合香港智慧城市目标,更以“中国方案”回应全球城市对高效、低碳出行的需求。随着第六代车型量产加速和国际合作深化,无人驾驶正从科技蓝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萝卜快跑的每一步进展都在重新定义未来交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