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公路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网络货运行业现状分析:依托货源优势整合运力
 货运 2025-05-13 11:30:11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货运作为道路货运行业转型的关键方向,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自兴起以来,网络货运凭借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有效整合了运输资源,极大地推动了道路货运行业的发展。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已有 3069 家网络货运企业,整合社会运力达 798.9 万辆,从业驾驶员 647.6 万人,在优化运力配置、促进供需匹配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税收优惠政策的退坡,网络货运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深入了解网络货运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 2025 年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明确发展方向、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货运平台发展模式剖析

  (一)控货型平台:依托货源优势整合运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货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控货型平台通常由货主方搭建,主要目的是满足自身稳定的货运需求。这类平台的货源大多来自上游母公司,通过整合自身及社会运力资源,并优化运力调度管理,有效降低了母公司的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例如,尖峰智链主要服务于尖峰集团旗下的水泥运输业务,实现了部分线下运输业务的线上化,以整车干线运输为主;旺宸智运服务于云南能投的大宗贸易业务和智慧园区,运输货种包括钢材、水泥等;京驿货车则聚焦京东物流的快递和快运业务,为其聚集社会运力,解决临时用车需求。根据母公司产业类型的不同,控货型平台可进一步细分为生产制造型、大宗贸易型和电子商务型等。

  (二)运输型平台:传统货运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运输型平台多由传统道路货运企业或物流公司搭建,旨在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这些企业原本就服务于特定的细分领域,掌握着该领域的相关资源,通过搭建线上平台,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服务能力。像顺陆是顺丰运力体系下的运力补充平台,以货带车整合承运业务资源,兼顾整车干线快递运输和城市配送业务;匠神来运由匠神物流发展而来,专注于零担运输和城市配送,主要服务于华东、华南地区;货达网络针对大宗商品流通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重点服务煤炭、电力等行业;运道冷链则专注于冷链物流,提供多种运输模式服务。按照运输货种和模式的差异,运输型平台可分为整车运输型、零担运输型等多种类型。

  (三)服务型平台:拓展服务链条的多元发展

  服务型平台一般由运输、物流相关企业发展而来,这些企业凭借自身掌握的运输相关资源,如园区、港口、计算机技术等,看好网络货运的发展潜力,搭建平台以完善和拓展服务链条。传化货运网通过线上数字货运网与线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网络相结合,以整车干线运输为主,为制造企业提供高效物流服务;易港通作为易港通公司 “一城两厅” 中的物流交易厅,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为进出口货物提供集装箱干线运输支持;路歌由科技公司发展而来,主要开展货运服务和货运平台服务业务,聚焦于港口大宗货物运输。依据掌握资源的不同,服务型平台可细分为园区服务型、港口服务型、科技服务型等。

  (四)不同模式对比:各有优势与侧重

  从货物来源看,控货型平台自身掌控货源,运输型平台依靠原有承运业务积累货源,服务型平台则通过掌握货源信息或提升平台影响力吸引货源。在运力来源方面,控货型和运输型平台通常与第三方运力合作,运输型平台可能还拥有自有运力,而服务型平台主要掌握运力信息或吸引司机入驻。平台作用上,控货型平台主要用于自身运力调度,运输型平台借助网络货运实现转型发展,服务型平台则是完善自身服务链条。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类型平台在网络货运市场中的不同定位和发展路径。

  二、2025 年网络货运行业发展趋势

  (一)税收政策驱动服务能力竞争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动下,各地税收优惠政策逐渐收紧并趋于协同。这一变化使得网络货运企业不能再单纯依赖税收优惠维持发展,而必须转向以 “服务能力” 为核心的竞争。以往以简单车货匹配服务为主的业务模式,生存空间将逐步缩小。具备科技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网络货运平台,将更有机会在增值服务和车后市场领域取得发展,这些领域将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网络货运与撮合平台统筹管理

  近年来,撮合型平台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对网络货运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地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行动,推动撮合型平台逐步纳入规范管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相关团体标准,天津东疆综保区监管平台将撮合型平台纳入监管,江苏省也提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可以预见,2025 年及未来,国家层面将进一步完善撮合型平台管理细则,实现网络货运与撮合平台的统筹发展,促进行业整体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三)平台生态建设加速完善

  一方面,网络货运内部生态系统将不断完善,借助数字技术对物流环节和整个供应链进行重构,实现货主方、承运方、收货方等主体的有效连接,使运输流程从订单、运单、交付到结算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围绕网络货运平台的服务生态也将加快建立,以网络货运 “五流合一” 的经营数据为基础,能源、维修、保险与金融等相关生态服务平台将得到快速发展,为网络货运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四)企业发展两极分化加剧

  2023 年,全国网络货运注册企业增速放缓,出现了资质转让、注销等情况,但部分企业依然保持稳定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这种两极分化趋势在 2025 年可能会更加明显。“大而强” 的头部企业,如路歌等,业务范围广泛,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小而专” 的企业,如旺宸智运、顺陆、运道冷链等,专注于特定区域或货种,专业化程度高,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三、网络货运行业未来发展建议

  (一)培育品牌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对于那些已在全国建立货运节点和运输网络布局的企业,应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延伸服务链条,提升企业影响力。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化、产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主动参与网络货运和物流平台领域的标准制定,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整个网络货运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扶持地方企业,服务本地市场

  地方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具有地区影响力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这些企业专注本地市场,加强联合经营。依托本地特色产业,积极与上游生产制造、商贸流通、港口物流等企业对接,整合本地运输资源,为本地企业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运输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培育专业企业,深耕特定领域

  针对服务特定货种或专注特定运输模式的企业,地方管理部门应给予鼓励和支持。鼓励企业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共享,进一步发挥网络货运平台在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推动特定领域的物流服务专业化发展。

  (四)完善服务链条,探索多元业态

  各地应引导网络货运企业转变发展理念,从低成本无序竞争向供应链服务、运输模式创新等服务能力竞争转变。鼓励企业在车货匹配的基础上,拓展车后市场、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完善服务链条。网络货运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鼓励油品能源、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等企业为网络货运提供数字化服务,共同构建以网络货运为核心的多元发展生态。

  网络货运行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5 年,行业将在税收政策调整、平台管理优化、生态建设和企业分化等方面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网络货运平台,包括控货型、运输型和服务型平台,在各自的发展路径上既有优势也面临挑战。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培育品牌企业引领行业,扶持地方企业服务本地市场,培育专业企业深耕特定领域,同时完善服务链条,探索多元业态。通过这些举措,网络货运行业将在变革中抓住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道路货运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货运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