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 电子 内容详情
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技术突破与全球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人工智能 2025-04-30 11:00:2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重组,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经济带来15%的规模增长,相当于每年额外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增长率。然而,这一潜力的实现不仅依赖于技术突破,更取决于其负责任的使用、清晰的治理以及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此同时,气候风险中的物理风险可能使2035年的全球经济规模比预期缩小近7%。在这一背景下,跨行业协作与创新将成为企业抓住增长机遇的关键。

  一、人工智能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力与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内可能为全球经济带来15%的增长,这一数字与19世纪工业化的影响相当。然而,这一增长潜力的释放存在不确定性。在信任和合作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仅为8%,而在悲观情景下,这一数字甚至低至1%。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不仅需要技术突破,还需要建立社会信任和清晰的治理框架。

  二、人工智能与气候风险的相互作用

  尽管人工智能有望加速经济增长,但气候风险中的物理风险将制约经济发展。据测算,气候风险可能使2035年的全球经济规模比预期缩小近7%。人工智能的普及预计将导致数据中心能耗增加,但适度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能源效率可以抵消这部分增加的能耗。如果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人工智能使用量可以降低0.1%的能耗强度,那么使用人工智能所产生的额外能耗和排放就可以被抵消。

  三、人工智能驱动跨行业协作与价值创造

  全球经济正加速进入深度重组阶段,22个主要行业中有17个面临近25年来最为严峻的转型挑战。仅在2025年,就有7.1万亿美元的企业收入将进行重新分配。人工智能正在推动跨行业协作,例如电动汽车的兴起促使电力供应商、电池制造商和科技公司进入移动出行领域,与汽车制造商共同创造价值。这种跨行业协作将帮助企业突破传统行业界限,形成新的增长领域。

  四、人工智能在企业运营中的规模化应用

  为了帮助企业大规模释放人工智能价值,一系列创新举措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例如,智能体操作系统使企业能够以结构性变革的方式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速度较传统方法提升10倍。此外,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培训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已有29.1万名员工参与了结构化人工智能培训。技术联盟的拓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包括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的合作。

  五、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应对未来挑战

  在全球经济秩序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比竞争对手更快地重塑商业模式。预计2025年,全球范围内因商业模式重塑而发生的价值转移将达到7.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仅在中国,商业模式的变革将能额外创造高达1.66万亿美元的价值。人工智能创新、行业重构以及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正在催生新的增长领域,企业领导者需要果断决策并充分调配资源以抓住机遇。

  总结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从技术突破到社会信任,从气候风险到跨行业协作,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企业需要敏锐捕捉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借助先进技术手段革新运营模式,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并抓住增长机遇。在这一过程中,负责任的使用、清晰的治理以及跨行业协作将成为释放人工智能价值的关键。

延伸阅读

诺安基金左少逸:人工智能新基建价值落地 看好AI智能终端(20250423/14:18)

近期,科技板块成为A股及港股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诺安基金科技组基金经理左少逸认为,继续看好2025年科技板块行情,或许会出现波折但趋势不改。左少逸认为,人工智能的成本下降正推动AR眼镜、服务机器人等进入消费级市场;应用侧大模型深度融入智能驾驶等行业,科技新基建与信创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大模型训练引发的算力竞赛是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降低了大模型训练和使用成本,为智能终端和软件应用带来利好,“车路云一体化”更是智能驾驶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左少逸强调,国产大模型还融入金融、医疗等多领域,通过定制化开发实现智能化升级,推动行业标准与应用生态协同发展,未来投资聚焦智能终端和应用侧,关注算力成本下降、大模型升级迭代及低成本下赋能行业进展。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