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第112届全国糖酒会数据洞察)
在消费升级与渠道变革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零食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2024年春糖展会上,量贩零食业态以超1.5万家签约门店规模引发关注,同时暴露出供应链博弈加剧、利润空间压缩等深层矛盾。头部品牌加速布局新渠道抢占先机,中小企业则在成本压力下谨慎探索生存路径,折射出行业洗牌期的复杂图景。
以直采模式为核心的量贩零食业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万辰集团旗下品牌签约门店已突破1.5万家,其中好想来在营门店超1万家;鸣鸣很忙集团零售额更冲高至555亿元,在营门店数达1.5万家。这种规模化效应通过缩短供应链环节实现终端售价下探,较传统商超渠道平均低20%30%,迅速抢占下沉市场消费心智。
低价竞争策略带来规模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产业链矛盾。量贩零食店依托规模化采购对品牌方持续施压,叠加自有品牌产品的冲击,导致传统零食企业的毛利被压缩至临界点。某饼干企业透露曾因渠道压价过猛终止合作,转而发展代工业务;另一家糖果企业则通过供应链技术革新与集中采购维持利润平衡。这种博弈反映出行业正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的迫切需求。
头部品牌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加速渠道渗透,如某知名韩系零食企业专门组建团队开发适配产品线,并计划2025年实现量贩渠道营收占比提升30%。而中小型企业普遍采取保守策略,在维持传统经销商网络的同时,通过"小步试错"探索新兴渠道合作边界。有友食品等代表企业选择聚焦核心品类优化,避免过度投入利润薄弱的低价战场。
部分先行者已意识到单纯依赖低价不可持续。某西南地区量贩品牌透露将通过提升客单价改善坪效表现,并逐步引入差异化商品组合。分析显示,2025年行业或将迎来关键转折期——渠道商与品牌方需在成本控制、品质保障和创新开发间建立可持续的共生关系,才能避免陷入恶性循环。
总结来看,量贩零食业态以万店规模重塑了行业竞争格局,但其发展路径正面临供应链压价与利润空间的终极考验。未来三年,头部企业将持续主导渠道变革方向,而中小企业则需通过产品创新、区域深耕等差异化策略寻找生存空间。当价格战红利边际效应递减时,那些能在品质管控、成本优化和价值创造间取得平衡的企业,方能真正把握住2025年零食产业格局重塑的战略机遇期。
零食行业发展史本质是一轮又一轮的渠道变迁历程,从线下到线上、从货架电商到直播电商、从传统线下到量贩零食店及会员超市,每一轮渠道变革下,零食企业都需做出优化调整,才能捕捉渠道红利。过去3年,实力不俗的上市零食企业大都抓住量贩零食、会员超市、直播电商渠道红利实现成长及份额提升,2025年本轮渠道红利延续,零食依然是食品饮料成长最确定的板块之一。而微信小店、传统商超调改、即时零售等新渠道正稳步发展,有望为上市零食企业提供新增长点。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