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分析:
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内燃机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呈现盈利能力回升态势。受宏观经济复苏、海外市场需求回暖及新能源转型政策红利释放等多重因素驱动,头部企业净利润同比普遍增长15%-30%。然而,在“双碳”目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传统动力系统业务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间寻求平衡。
一、行业整体表现:量价齐升推动业绩回暖
(一)市场需求端驱动因素分析
- 基建投资加码拉动工程机械用内燃机需求,尤其是大排量柴油发动机出货量同比增加18%;
- 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欧美地区环保法规差异导致中国高效低排放机型订单增长25%;
- 商用车行业复苏带动重卡、客车用动力系统销量环比提升12%,推动相关企业营收增长。
(二)利润结构优化路径
- 原材料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头部企业通过集中采购及铝代钢工艺应用降低单位成本8%;
-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35%,氢燃料电池系统、混合动力总成等新产品贡献利润增量超40%;
- 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智能制造产线使生产效率提高12%,直接带动毛利率上升至28.7%。
二、企业分化加剧:头部效应与尾部风险并存
(一)领军企业竞争优势强化
- 东风集团凭借商用车全系国六产品矩阵,净利润同比增长32%,市占率突破18%;
- 潍柴动力依托全球供应链布局,在东南亚市场实现收入翻倍增长,海外业务利润贡献率达45%。
(二)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
- 技术迭代导致研发投入占比超10%,部分企业因资金链紧张被迫暂停新项目;
- 环保限产政策下,中小型铸造厂产能利用率不足60%,行业整合加速。
三、未来展望:绿色转型与存量竞争的双重挑战
(一)政策导向下的战略调整
- “十四五”内燃机能效提升计划要求热效率标准提升至50%,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 氢燃料电池补贴延长至2026年,推动行业投资向清洁能源领域倾斜。
(二)市场格局演变趋势
- 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动力系统将占据重卡市场30%份额,传统企业面临业务重构压力;
- 智能化赛道竞争加剧,具备车联网、远程运维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得超额利润。
结语:
2024年第四季度的业绩表现验证了内燃机行业在多重挑战下的韧性,但长期来看,企业需加速推进“清洁化+智能化”战略转型。未来竞争将聚焦于核心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能力,唯有实现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双轮驱动的企业,方能在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