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 品牌排行榜 稀土金属 内容详情
2024年十大品牌稀土
 稀土 2024-12-28 10:21:50

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市场调研揭示了稀土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4年,稀土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4年稀土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稀土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4年稀土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广东稀土、厦门钨业、盛和资源、中色股份NFC、有研稀土、广晟有色、南方稀土、中国稀有稀土。

表1:2024年稀土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称企业名称省份/地址
1北方稀土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2中国稀土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
3广东稀土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
4厦门钨业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
5盛和资源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
6中色股份NFC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7有研稀土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8广晟有色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
9南方稀土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
10中国稀有稀土中国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一、品牌简介

(一)北方稀土

始建于1961年,前身为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主要生产经营稀土原料产品/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和部分稀土应用产品等产品,拥有稀土冶炼/功能材料/深加工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包钢8861稀土实验厂,始建于1961年。1997年9月由包钢(集团)公司联合嘉鑫有限公司(香港)、包钢综企公司,以包钢稀土三厂、选矿厂稀选车间资产为基础,发起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0111”。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稀土原料产品(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产品(稀土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和部分稀土应用产品(镍氢动力电池、稀土永磁磁共振仪、LED灯珠)。

经过多年发展,北方稀土已拥有近40家包括直属厂(分公司)、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分布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稀土冶炼、功能材料、深加工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是跨地区、跨所有制、多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公司依靠控股股东包钢(集团)公司所掌控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优势,采购控股股东下属企业的稀土原料,在国家稀土总量控制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公司直属厂及委托控股、参股公司将稀土原料加工成混合碳酸稀土,再由公司的直属厂及控股、参股公司将混合碳酸稀土分离为单一或混合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属产品。公司对以上稀土冶炼分离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同时发挥下属国贸公司作用开展稀土、非稀土等多元贸易,拓展贸易领域。公司发挥下属稀土研究院的科研优势为产业运营提供技术支撑。为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促进稀土资源优势发挥和高附加值转化,公司通过独资、合资组建、联合重组的稀土材料加工和终端应用公司,开发、生产、销售稀土新材料、功能材料和终端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

多年来,北方稀土坚持“做精做细稀土原料,做强做优稀土材料,做大下游终端应用产品”的发展思路,可生产各类稀土产品共11个大类、50余种、近千个规格。目前,公司冶炼分离产能8万吨/年、稀土金属产能1万吨/年,稀土原料产能位居全球第一;稀土功能材料中磁性材料合金3万吨/年,产能居全球第一;抛光材料产能14000吨/年、贮氢合金3000吨/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半数以上;发光材料1000吨/年。在稀土应用产品领域,已建成年产100台稀土永磁磁共振成像仪生产基地,混合汽车用圆形镍氢动力电池100万只/年能力,LED封装60亿颗/年。近年来,北方稀土下游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逐年增加,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延伸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构建起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的企业发展新模式。

(二)中国稀土

于2021年成立,在中国铝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所属稀土资产重组整合的基础上,引入中国钢研、有研科技集团,按照市场化原则组建的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大型稀土集团,业务范围涵盖稀土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冶炼分离、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等领域,具备稀土全产业链发展能力

中国稀土集团于2021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该集团是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后的中国稀土集团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

中国稀土集团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业务,坚持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发展,加大科研投入,集成创新资源,提升稀土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应用能力,进一步畅通稀土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更好地保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稀土企业集团。

2022年1月20日,五矿有色控股将其持有的五矿稀土集团(持有公司23.98%股份)100%股权无偿划转之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40.08%股份。实际控制人将由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五矿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广东稀土

国家6大稀土集团之一,是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企业,广晟有色是广东稀土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主营稀土和钨业,开拓稀贵金属,集有色金属投资、采选、冶炼、应用、科研、贸易、仓储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

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省稀土集团)是国家6大稀土集团之一,是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企业。按照国务院总体规划和部署,广东省稀土集团将按照市场化原则,主要负责广东省内外稀土资源的整合和企业联合重组工作。

广东省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政府同意,依托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企业名称)挂牌成立的国家级大型稀土集团。

目前,广东省稀土集团将担当起国家级稀土集团重任,按照“立足省内、拓展省外、联合央企、走向世界”的总体思路,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资源掌控与产业发展并举、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国际知名稀土企业,为提高我国稀土行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做出积极贡献。一是以资产为纽带,按市场规则进行协商、谈判,通过资产收购、投资控股、增资扩股、股权置换、项目合作等方式推进省内外稀土资源的整合。二是努力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开展与地方政府和其他稀土集团以及企业的合作,重点围绕稀土矿山、冶炼分离、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终端应用产品和技术专利进行全产业链运营和投资,在加快传统稀土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步伐的同时,积极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研究成果产业化,拓展稀土在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应用产业,做中国稀土产业链专家。三是不断强化稀土环保治理,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真正实现稀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四是进一步整合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稀土器件和新材料等产业环节以及贸易、物流、融资、信息咨询、园区建设等服务环节资源,发挥搭桥和嫁接作用,做全球稀土供应链管理服务商。

(四)厦门钨业

始建于1958年的厦门氧化铝厂,后于转产钨制品,专注于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核心业务的企业,国内大型的稀土集团之一,其钨材料产业主要产品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证交易所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厦门氧化铝厂,1982年转产钨制品,1997年整体改制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600549)。

厦门钨业涉及钨、钼、稀土、能源新材料和房地产等五大领域,是国家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牵头企业之一。依靠持续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构建了钨矿山、钨钼冶炼及加工应用全产业链,多项技术国际领先。厦门钨业建立了包括稀土开采、冶炼、应用和研发的完整体系,树立了以深加工带动产业发展的稀土开发模式之典范;培育了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等主流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研发和大规模制造能力,成为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供应商。

厦门钨业致力于成为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世界创新型企业,恪守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五)盛和资源

始于1998年,专注于稀土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供应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稀土化合物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已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等地投资设立多家子公司

盛和资源(SSE:600392)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一家稀土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供应企业,是国家倡导的、稀土行业具有特色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盛和资源以稀土业务为核心,兼顾稀有、稀贵、稀散“三稀”资源。主要产品包括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属、稀土冶金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锆英砂、钛精矿、金红石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

盛和资源成长于国内,着眼于全球,兼顾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营活动遍及亚洲、美洲、欧洲、澳洲和非洲,目前已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等地投资设立多家子公司。盛和资源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共创共赢为理念,以绿色环保为准则,与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有序开发全球稀土和“三稀”资源,推动行业良性、绿色发展。盛和资源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格陵兰科瓦内湾稀土多金属矿、越南稀土冶炼分离厂项目等。

“盛世和谐,惠泽民生”。盛和资源遵循经济、资源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思路,秉承“发展、创新、务实、守信”的企业精神,不断创新,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环境、客户、员工、股东等相关者利益的和谐发展。

(六)中色股份NFC

隶属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以国际工程承包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业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所投资或承建的有色金属工业工程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色股份,英文缩写NFC)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7年4月16日进行资产重组,剥离优质资产改制组建中色股份,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000758),控股母公司为中国大型中央企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色股份作为国内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多年来,已由建立初期的单一工程承包发展成为以国际工程承包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业,国际工程承包带动有色矿产资源开发,资源开发促进工程承包,两大主业协同发展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中色股份业务遍及全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印度、希腊、刚果(金)、赞比亚、墨西哥、越南、老挝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有色金属业务咨询、矿产资源勘探、有色金属工业设计与研发、国际工程承包、矿产投资及生产运营、采选、冶炼、冶金工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贸易等领域,含盖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全产业链。

近年来,中色股份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契机,积极推进海外工程承包、资源开发和有色金属技术经济合作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或承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工业工程,促进了当地的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在项目所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多国领导人曾出席中色股份项目竣工仪式,“NFC”已成为国际有色金属行业美誉度很高的知名品牌。

自创立以来,中色股份始终秉承“真诚合作、诚实守信、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过去的几年中,中色股份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和人民捐赠和赞助了近千万美元的物资及设施,在环保方面也同样做出了努力。未来,中色股份将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七)有研稀土

2001年由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作为主发起人对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营性资产进行改制而设立的股份公司,主要从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稀土材料及应用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拥有从稀土矿山到稀土功能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有研稀土)是2001年由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作为主发起人对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营性资产进行改制而设立的股份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较早从事稀土研究开发的单位之一, 也是我国稀土工业技术的发源地之一。

有研稀土主要从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稀土材料及应用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拥有从稀土矿山到稀土功能材料的完整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稀土磁性材料和高端稀土光功能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陶瓷材料、高纯稀土靶材及镀膜材料等,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总生产能力超过10000吨/年。公司成立近20年来,资产规模增值20多倍,品牌享誉国内外。

有研稀土实现了集团化发展,除北京本部外还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有研稀土高技术有限公司、乐山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5家控股子公司:河北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有研稀土(荣成)有限公司、有研稀土(青岛)有限公司、廊坊关西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廊坊国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4家参股公司。其中北京本部主要生产高纯稀土金属、稀土特种合金、先进磁性材料及高端稀土发光材料等。

有研稀土继承和提升了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国际先进的稀土冶金、分离提纯、稀土新材料及应用等综合研发实力。60多年来,累计开发了400余项先进的稀土冶炼、分离提纯、稀土金属及合金,以及稀土功能材料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7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700余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0余件(国外100余件),向国内外转让技术或专利授权许可使用170多项,为中国稀土工业体系的建立、发展和调整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八)广晟有色

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的核心企业,聚焦稀土、铜、钨矿等相关有色金属产品,集有色金属投资/采选/冶炼/应用/科研/贸易/仓储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稀土产业体系

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晟有色”)由始建于1953年的广东省冶金厅、1983年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广州公司、2002年改制而成的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沿革而来,于2009年1月借壳海南兴业聚酯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SH 600259)。公司是中国500强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以稀土和钨为主业,开拓稀贵金属,集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科研、贸易、仓储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跨省地区经营的上市公司,是全球重要的中重稀土产品生产企业和供应商,是中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钨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是国家六大稀土产业集团之一的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是广东省内稀土资源的合法开采企业,拥有全资、控股企业15家,员工总数1207人。

广晟有色在稀土板块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雏形,建有资源采选、冶炼分离、精深加工、科研应用、贸易流通与进出口一条龙的产业体系。公司控制广东省内全部稀土采矿许可证,拥有丰富的中重稀土资源以及1.4万吨的年分离能力;下游产业目前有稀土金属、永磁材料等。

广晟有色注重科技创新,公司拥有8户高新技术企业,9个省级研发平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授权专利111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等专利85项。

公司将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产品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为目标,聚焦稀土、铜、钨矿等相关有色金属产品,横向拓展稀土、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加快自有矿山开发建设与外部矿产资源并购;纵向延伸稀土深加工与应用产业链,加大稀土深加工产业并购力度,做强做优做大广东稀土产业,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中重稀土旗舰企业。

(九)南方稀土

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5年3月13日,注册资本7.93亿元,是国务院批准组建成立的六大稀土集团之一,由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绝对控股(94.5%),联合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三环希融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是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

集团旗下拥有3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包括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南方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集团总资产过百亿元,主要业务涵盖稀土原矿开采、稀土冶炼分离、稀土综合回收利用、稀土精深加工应用、稀土应用研发和技术服务、稀土贸易等板块,是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龙头企业。集团是江西省稀土的唯一合法采矿权人,拥有56宗稀土采矿权证,占全国南方离子型稀土采矿权证的67%,掌握全国一半以上的离子型稀土配额生产量和稀土氧化物供应量。

集团坚持在稀土后端深加工应用上做“加法”,在前端开采冶炼上做“减法”,在科技创新上做“乘法”,在环保历史遗留问题上做“除法”,实施“坚持一条主线、实施双轮驱动、搭建四大平台、实现主营收入再翻番”的发展战略,强化集稀土矿山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产品贸易、深加工应用、研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及其他稀土功能材料高端应用、稀土综合利用和稀土产品贸易业务。

集团紧紧把握国家发展稀土大集团的历史性机遇,落实国家稀土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稀土产业绿色生态与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稀土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快“互联网+”建设,努力将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打造成为具有资源掌控力、行业引领力、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十)中国稀有稀土

中国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稀有稀土)前身是创立于1988年,隶属原国家经贸委的中国稀土开发公司。2015年10月,通过国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组建验收;2016年3月,整体改制为中国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中国稀有稀土党委和纪委成立。公司主营业务横跨广西、江苏、四川、山东、天津、河南、贵州等7省,主要从事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分离、深加工和贸易业务;主要产品有稀土矿产品、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催化产品、磁材产品和金属镓等6大类131个品种,其中高纯及超高纯稀土材料、高纯半导体材料、稀土新型合金材料处于国际或行业前沿水平。

公司现有9家直属二级实体企业,其中5家稀土业务企业,分别是中稀(江苏)稀土有限公司、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中稀(四川)稀土有限公司、中稀(山东)稀土有限公司和中稀依诺威(山东)磁性材料有限公司;3家镓业分公司,分别是中稀广西镓业分公司、中稀河南镓业分公司、中稀遵义镓业分公司;1家贸易型企业,是中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稀有稀土是一家拥有轻、中重稀土矿资源、冶炼分离、下游深加工业务的横跨多个省(区)的综合性稀土企业集团,并且在稀有金属方面涉足镓的生产和钨资源等的开发。在中铝集团“科学掌控上游、优化调整中游、跨越发展下游”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中国稀有稀土将加快推进市场化开放型改革,创新板块管理体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科技研发引领发展,实现向产业链前端——资源矿山、价值链高端——新材料应用的转型,在稀有稀土领域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成为中铝集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稀有稀土产业发展平台。

二、品牌优势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一)北方稀土

表2: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6730.25-2021铁矿石 稀土总量的测定 草酸盐重量法2021-12-312022-07-01
GB/T 18113-2021铬酸镧高温电热元件2021-10-112022-05-01
GB/T 40793-2021烧结钕铁硼表面涂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792-2021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失重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795.1-2021镧铈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铈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2021-10-112022-05-01

(四)厦门钨业

表3: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1580002027.7一种含W的R-Fe-B-Cu系烧结磁铁及急冷合金
2CN201010257496.2一种PCB刀具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3CN201210488918.6六氟化钨气体的制备方法
4CN200810072202.1低松比草酸钴工业生产方法
5CN201110075288.5焊接强度检测方法

表4: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39224-2020废旧电池回收技术规范2020-11-192021-06-01
GB/T 36576-2018废电池分类及代码2018-09-172019-04-01
GB/T 32386-2015电子工业用气体 六氟化钨2015-12-312016-07-01
GB/T 20252-2014钴酸锂2014-07-242015-02-01
GB/T 3457-2013氧化钨2013-09-272014-08-01

(五)盛和资源

表5: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510576387.X一种防止在原地浸出采矿中由于注液强度不当诱发山体滑坡的方法
2CN201510576458.6一种在原地浸出采矿中提高母液回收率的方法
3CN201510576401.6一种防止离子型稀土矿山体滑移的注液装置
4CN201510576258.0一种减少原地浸出采矿过程中生态环境污染的方法

(六)中色股份NFC

表6: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520081201.9一种带水平捞取功能的清渣系统
2CN201620509943.1一种可调式隔膜泵活塞拆卸工具
3CN201320013427.6一种隔膜泵连杆
4CN201520400146.5铝电解多功能机组回转装置
5CN201620261323.0一种堆垛起重机小卷扬吊锤装置

(七)有研稀土

表7: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1080000551.8碳酸氢镁或/和碳酸氢钙水溶液在金属萃取分离提纯过程中的应用
2ZL201010534283.X一种高纯金属钕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3ZL201210228958.7稀土永磁粉、粘结磁体、以及应用该粘结磁体的器件
4ZL201310248660.7氮化物荧光粉、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发光装置
5200610114519.8含二价金属元素的铝酸盐荧光粉及制造方法和发光器件

表8: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40793-2021烧结钕铁硼表面涂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790-2021烧结铈及富铈永磁材料2021-10-112022-05-01
GB/T 40854-2021镧铈金属2021-10-112022-05-01
GB/T 40563-2021氟化物红色荧光粉2021-10-112022-05-01
GB/T 2968-2020金属钐2020-11-192021-10-01

(九)南方稀土

表9: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18916.43-2019取水定额 第43部分:离子型稀土矿冶炼分离生产2019-10-182020-02-01

(十)中国稀有稀土

表10:起草标准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 39176-2020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2020-07-232021-08-01
稀土相关排行
稀土相关资讯
稀土相关免费报告
稀土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