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稀土作为17种金属化学元素的合称,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现代工业维生素”的美誉。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从日常的电子设备到高端的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稀土的身影。我国在稀土领域拥有独特的地位,储量丰富且产量可观,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2022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亿吨,中国储量达4400万吨,占比颇高;同年全球稀土产量为30万吨,中国产量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展望2025年,稀土行业在需求、供应、产业发展等方面将呈现新的趋势,深入剖析现状并探索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一)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与分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稀土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2022年数据显示,全球稀土储量中国居首位,达44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约1/3。在分布上,呈现“北轻南重”的格局。北方主要是混合型轻稀土矿,集中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南方则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主,分布于江西、广东等“南岭成矿带”省区;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的稀土矿以氟碳铈矿为主。这种分布特点,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但也带来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二)稀土资源结构特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轻稀土储量约4760万吨,占我国稀土储量的97%左右,约占全球轻稀土储量的37.8%;中重稀土储量仅约130万吨,占我国稀土储量不足3%,约占全球中重稀土储量的33.3%。中重稀土集中应用于高科技领域,资源更为稀缺,我国在中重稀土储量上的占比虽不低,但由于其稀缺性和重要性,资源优势更显珍贵,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压力。
(三)稀土生产与消费状况
2022年全球稀土产量30万吨,中国产量21万吨,占比70%,在全球稀土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我国在稀土生产过程中,存在过度开采的问题,以全球约1/3的储量供应全球七成左右的产量,对国内资源造成较大压力。在消费方面,我国稀土消费量随着现代工业发展不断增长,2018-2020年年均表观消费量在15万吨以上,2020年高达18.45万吨,2021年和2022年上升至约22万吨。从消费结构看,2022年永磁材料占比42%,成为稀土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
(四)稀土产业优势与问题
我国在稀土分离加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22年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预计约28.9万吨,中国产量约27.5万吨,全球占比近94%。然而,稀土产业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我国稀土资源过度消耗,曾出现私采滥挖现象,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导致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我国未完全掌握稀土市场定价权,国内交易缺乏统一价格和透明性,海外资源供给面临短供、断供风险,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稀土回收与再利用水平偏低。
(一)需求端:新能源与制造业驱动增长
在新能源领域,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将达到2240万辆。每辆纯电动汽车消耗钕铁硼4.5kg,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消耗2.5kg,仅新能源汽车对氧化镨钕的需求就将达到28126t,年均增速46%。加上风电装机、变频空调等产业需求,氧化镨钕预计将供不应求,至2025年供需缺口超5000t。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重稀土的需求将稳定增长。重稀土应用于高精尖技术领域,随着我国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发展,对重稀土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二)供应端:国内政策调控与海外竞争加剧
为保护稀土资源,我国将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管控,调整开发战略,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这可能导致国内稀土产量增速放缓,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海外国家为减少对我国稀土的依赖,积极拓展稀土开采、分离及回收项目。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稀土项目逐步推进,将对全球稀土供应格局产生影响,加剧市场竞争。
(三)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与资源回收利用受重视
面对与发达国家在稀土高端应用领域的差距,我国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在稀土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努力实现国产替代和技术升级。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以及企业环保意识和经济效益意识的提升,稀土回收与综合利用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资源二次乃至循环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资源保护与管控
我国应调整稀土资源开发战略,以满足国内生产消费需求为主,特别是对中重稀土资源进行严格保护和监管。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的管控,严厉打击私采滥挖等违法行为,提高资源的可控、能控能力,确保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我国在全球资源竞争格局中的反制能力。
(二)优化市场调控与管理
制定合理的稀土资源开发指标,以满足内需为主要任务,减少间接出口和低效需求。利用市场价格工具,通过战略收储等方式,合理规划稀土矿产品价格,稳定市场供需,提升我国在稀土市场的管控能力,避免价格波动对国内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防止国外竞争对手从中获利。
(三)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加大在稀土全产业链的科研技术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提高在高端材料及器件研发方面的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行业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稀土产业向高端应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减少对高端稀土应用产品的进口依赖。
(四)提升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水平
稀土行业分析指出,国家应迅速出台再生资源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市场环境,消除黑色、灰色地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入稀土再生利用行业,提高我国稀土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实现原生和再生资源的充分互补,保障稀土资源的稳定供应。
稀土行业在我国经济和全球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稀土行业在资源、生产、消费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现状,面临着资源过度消耗、定价权缺失、海外供应风险等问题。展望2025年,稀土行业在需求增长的同时,供应端和产业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强资源保护与管控、优化市场调控、推动技术创新和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水平等策略,我国稀土行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战略安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