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行业供需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要点是:
1)高通行业产能/产量分析。是指统计分析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可生产出的商品总量以及已生产出的商品总量;同时分析这一时期内高通行业产能/产量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等)。
2)高通行业进出口分析。是指统计分析同上时期内高通行业进出口量、进出口结构、以及进出口价格走势分析。
3)高通行业库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高通行业供给分析。市场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因为生产量中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作为贮备或出口,而供给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进口商品或动用贮备商品。
5)高通行业需求分析。是指统计分析上述时期内下游市场对高通行业商品的需求总量分析;同时分析这一时期内下游行业需求规模、需求结构以及需求总量的区域结构等。
6)高通行业供给影响因素分析。包括价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产技术、政府政策以及下游行业发展等。
7)高通行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变、个人喜好的改变、借贷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转变、人口数量和结构、对将来的预期、教育程度的改变等。
高通行业供需分析报告是基于经济学中有关供需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成果。高通行业市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高通行业市场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购买,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欲望,显示的是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升降,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KeyBanc将高通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该行称,高通被视为关键参与者的PC和智能手机等边缘人工智能市场尚未实现有意义的增长,预计其无法从根本上受益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此外,该行预计,高通的关键客户苹果将在未来几年转向内部调制解调器。
周三,Gimme credit专注于信贷的分析师Dave Novosel也表达了对交易的担忧,他指出,这可能需要股权和债务的结合,这将使高通的杠杆率进入垃圾债券领域。FactSet的数据显示,高通公司有超过140亿美元的未偿债券,标普全球评级为A级。英特尔价值超过500亿美元,评级为BBB+,此前8月份因担心短期增长前景疲软和利润率压缩而下调评级。Novosel写道,巨额股权将导致股东大幅稀释。降级为垃圾级将增加高通的利息成本,并将其从只能投资于投资级债务的养老基金等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中剔除。Novosel开始报道高通公司表现不佳的债券,并指出该公司2033年的债券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差为50个基点。这位分析师写道:“虽然我们不太可能看到英特尔交易的完成,但我们担心高通会考虑这样的承诺,因为高通对苹果的依赖是另一个问题。”
分析师表示,收购英特尔的潜在交易可能加速高通公司的多元化发展,但将给这家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带来一个亏损的半导体制造部门,它可能难以扭亏为盈或出售该部门。收购还将面临全球严厉的反垄断审查,因为这将使两家重要的芯片公司联合起来,成为该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交易,从而创造出一个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都占有很大份额的庞然大物。
研究公司TECHnalysis Research创始人Bob O‘Donnell今日表示,传闻中的高通收购英特尔交易在很多层面上都令人关注,但实际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除了反垄断审查因素,高通也不太可能想要英特尔的所有业务。此外,一些分析师表示,英特尔可能更喜欢外部投资,而不是出售。(新浪科技)
天风国际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并购英特尔仅对高通的AI PC晶片业务有帮助。但从微软对WoA的承诺 (其最新Surface机型都采用高通处理器/ARM架构),高通在PC市场成长只是早晚问题。此外,单从英特尔市值约930亿美元来看,此并购案对高通的财务压力极大,且对获利能力会有立即性的负面影响,净利率可能从现在的20%+降到个位数甚至亏损 (晶圆代工业务是最大累赘)。加之考虑到各国之后的反垄断调查,此并购案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如此看来,高通应该没有强烈动机去并购英特尔才是,此并购案若发生,对高通可说是灾难一场。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高通收购英特尔的难度很高。其中有两大难点:其一,高通账面资金暂时难以收购英特尔。高通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23日,高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77.7亿美元、有价证券52.6亿美元。这意味着,高通短期可动用的自有资金总和为130.3亿美元,但英特尔市值超过930亿美元。其中存在800亿美元以上的缺口。一位芯片技术人士表示,并购一旦开启,高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远远不足以收购英特尔。除非采取股权置换、机构借款等其他方式。其二,高通、英特尔的业务均遍布美国、欧洲、中国等全球主要市场。一旦开启如此大规模的收购需要各国反垄断监管部门审查通过。反垄断审查往往长达半年以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进行否决,并购都会失败。一位反垄断领域资深学者表示,反垄断审查需要在双方签订收购协议后进行。由于高通和英特尔的交易对全球芯片市场竞争影响巨大,因此需要对芯片领域的多个细分市场进行分析。(《财经》杂志)
有芯片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合并是当下芯片趋势,资方也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集微网创始人老杳对记者表示,“英特尔的代工应该独立出去,IDM模式不适合数字系统,适合模拟,否则很难与台积电竞争。”通信行业资深人士戴辉则对记者表示,“英特尔的移动产品失败,AI也处于投入期,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本来有九成以上市场,但云计算(背后大量需求来自移动端)拉起了竞争对手ARM系列的芯片。随着chrome book的大量应用,笔记本市场又被蚕食,因此,芯片设计领域如果能和高通合并,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戴辉称,芯片设计和高通合并,Fab 工厂剥离,或许是对英特尔来说眼下最好的选择。(第一财经)
近日有报道称高通寻求收购英特尔。市场研究公司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师Dylan Patel表示,高通和英特尔是一种“奇怪”的匹配。Patel说:“这将导致大量重复的知识产权,因此需要大幅削减成本。同时,高通没有能力扭转数据中心业务,而这又是最重要的业务。”(新浪科技)
周五美股成交额第15名英特尔收高3.31%,成交55.7亿美元。该股尾盘拉升,此前有报道称,高通公司就收购事宜跟该公司进行了接洽,这笔交易有可能会在芯片行业创纪录。该报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讨论发生在最近几天。英特尔和高通的代表不予置评。就在半个月前,当地时间9月5日,有财经媒体报道称,高通已经探索收购英特尔部分股权的可能性。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寻求收购英特尔的设计业务,以丰富其产品组合。知情人士称,英特尔目前正努力创造现金,并希望剥离业务部门并出售其他资产。英特尔曾是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但该公司正在艰难应对销售的疲软和亏损的扩大。该公司的市值目前不到1000亿美元,约为高通的一半。尽管如此,这笔收购仍会成为半导体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交易,可能会改变整个行业。(环球市场播报)
花旗将高通的目标价从170美元上调至200美元,维持“中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