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芯片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节点,技术创新不断加速,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全球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新技术、新架构层出不穷,其中 RISC-V 指令集架构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为国产车规级芯片实现自主可控带来了新机遇。
《2024-2029年全球与中国芯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指出,在芯片产业,RISC-V 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掀起浪潮。RISC-V 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原理建立,是第五代开放指令集架构。与传统的 X86、ARM 芯片架构不同,它具有开源开放的显著特点。X86 被特定企业封闭使用,ARM 收取高昂授权费用,而 RISC-V 的开源特性,为芯片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RISC-V 的优势不仅在于开源,其架构简单且支持模块化设计。这使得用户能够像搭乐高积木一样,灵活选择不同模块组合,满足定制化设备需求。行业从业者众多,提供了多元化的产业链选择,为创新创造了更多可能。从人工智能视角来看,它更贴合创新实际需求,有望成为架构创新的重要方向。
芯片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地位至关重要,被誉为汽车的 “数字心脏”。每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芯片需求量,从传统燃油车的几百颗激增至成千上万颗。
汽车产业成为 RISC-V 架构的天然 “应用场”。其开源指令集与全球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相结合,为芯片自主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RISC-V 芯片具备功耗低、能效高、灵活开放、可定制等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汽车产业中 AI 加速、边缘计算、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多样化需求。
在车载电子设备中,电控系统、智能传感器等都是耗电大户,RISC-V 的低功耗特性使其更适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而且,它能以模块化方式组合,制造商可按需裁剪并增添专用指令,提升能效比,还能添加专用加速器或协处理器,高效处理汽车系统中的复杂任务。
作为汽车产业大省,安徽在 RISC-V 领域积极布局,已不再是单纯的跟随者,而是主动 “入局”。凭借产业、人才、技术优势,安徽正快速发展 RISC-V 相关产业。
为更好地抓住 RISC-V 带来的国产化芯片机遇,安徽可以采取一系列举措。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出台专项政策,设立 “安徽省车规级 RISC-V 芯片发展基金”;制定行业标准,简化本地化认证流程;鼓励省内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优先采购本地 RISC-V 芯片,并给予资金补贴;成立技术生态平台或联盟,汇聚全球开发者资源,打造全链协同生态。
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发布 “汽车智芯工场和天才创芯家计划”,以开源协作模式聚合各方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车规级开源芯片产品的转化。芯车无限公司基于 RISC-V 内核推出车规级 MCU 芯片并即将量产,就是这一计划的成果体现。
2025 年,芯片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RISC-V 指令集架构为国产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带来了希望。RISC-V 以其开源开放、架构灵活等优势,在芯片架构领域崭露头角;汽车产业的巨大需求,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而安徽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布局,成为推动国产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国产车规级芯片有望摆脱依赖,实现自主可控,在全球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