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1日早盘,国内资本市场整体呈现弱势震荡格局,上证指数盘中跌幅达0.06%,农业、电信等传统行业表现低迷。然而,在国产替代与科技自立的推动下,芯片产业链相关标的逆势崛起,成为资金聚焦的核心领域。芯片ETF(159995)早间涨幅突破2%,其覆盖的设计、制造、封装等细分赛道龙头股集体走强,折射出市场对半导体产业长期价值的认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芯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尽管A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但芯片产业链在政策扶持与需求复苏预期下表现强势。截至10:04,芯片ETF(159995)盘中涨幅达2%,显著跑赢大盘。成分股中,模拟芯片龙头圣邦股份强势上涨12.78%,射频芯片企业卓胜微涨逾8%,内存接口芯片设计公司澜起科技、存储芯片厂商兆易创新等均录得正增长。这一表现印证了半导体行业在国产化替代进程中的战略地位。
芯片ETF通过国证芯片指数构建投资组合,聚焦材料、设备、设计、制造等六大细分领域共30家核心企业。成分股包括中芯国际(晶圆代工龙头)、寒武纪(AI芯片先锋)、长电科技(封测领军)及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巨头)等。该产品通过场内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一键配置产业链的机会,其场外联接基金代码A类008887与C类008888,则进一步拓宽了不同风险偏好的参与渠道。
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库存调整周期,但国内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持续攀升。芯片设计企业如北京君正(涨3.01%)通过车规级芯片突破实现增量市场开拓,制造端中芯国际加速成熟制程扩产,设备厂商北方华创则受益于国产替代订单释放。随着政策红利向业绩转化,相关企业盈利弹性有望逐步显现,支撑板块长期估值中枢上移。
总结:
在宏观经济承压背景下,芯片产业链凭借技术壁垒与政策护城河展现出较强韧性。ETF作为工具化产品,既捕捉了行业景气度回升的beta机会,又通过龙头集中持仓强化alpha收益。未来随着国产化进程深化及AI、汽车电子等新兴需求爆发,半导体板块或持续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投资者可密切关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突破与订单落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