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在511亿的水平,近4年来行业始终保持增速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1-2015年行业复合增速高达22.68%。以下对美容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
截至2016年底,在全国33.1万家美容美发行业活动单位中,专业美容企业(含美甲、美体)数量为14.9万家,专业美发企业数量为18.2万家;在140.9万从业人员中,专业美容企业(含美甲、美体)从业人数为76.7万人,专业美发企业从业人数为64.2万人;在活动单位共计3129.3亿元营业收入中,专业美容企业(含美甲、美体)营业收入为1755.4亿元,专业美发企业营业收入为1373.9亿元。
近年来,美容美发行业逐步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转型升级过程加速,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资产总计2002.1亿元,同比增长3.7%。由于行业整体发展、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加之经营成本大幅增加,负债合计371.7亿元,同比增长4.1%。主营业务收入1109.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82.1%,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17.9%;2016年全国美容美发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97.3亿元,同比增长1.0%。
新双美统一利润中心,共生共伴、相互导流。旧双美跨越至新双美的关键在于利润中心的统一。新双美建立统一的利润中心,通过统一的流程、培训、价格、系统为顾客提供一致性的体验;同时明确医美和生美的不同定位,避免争夺客源,实现双美的共生共伴和相互导流。
新双美的核心价值在于客户的“ 信任感” ,据此积累客户、销售高端产品。因为利润中心统一,生美不会向客户强制推销高价项目。当顾客完成大额的医美治疗后,在美容院进行几百元的生活美容,推销感就会降低,增加信任度并提高客户粘性,顾客后续将更愿意消费高价生美用品及服务,甚至返客至医美诊所及其上层医疗服务。以抗衰老为例,其项目费用一般在 10 万元左右,远远超过一般医美疗程项目。
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市场空间极具潜力,未来有望突破万亿规模。未来几年中国生活美容市场规模增速将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对比国内外美容人均年消费可知,国内目前人均年美容消费只有韩国的四分之一,日本和美国的七分之一,如果国内美容市场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有望快速突破万亿市场规模。
中国目前专业美容(美容、美体、美甲)市场规模为1737亿元,占生活美容市场规模57%。在女性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美容院塑形美容市场将会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整个减肥塑形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不到5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3%,行业依然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
2015年,中国减肥塑形市场规模900亿元,其中减肥保健品34.8亿元,手术塑形13.9亿元,运动健身塑形851.3亿元,占比分别为4%、2%和95%。减肥塑形市场中,手术塑形占比极小,大多数人们选择以消费减肥保健品和运动健身的方式瘦身塑形,从这里可以看出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小。我们认为在不断兴起的以瘦为美和健康体态的意识下,未来塑形美容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从而带动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产品的消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医疗美容改变自己的形象,在入学、求职、工作、恋爱、婚姻、社交、生活等人生各个方面获得优势,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甚至改变自己的人生。中国有13亿人口,未来的医疗美容市场潜力巨大。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越来越多的人才、越来越多的资金将进入医疗美容行业,医学医疗美容机构数量将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并向地级市和县级市发展。
未来的美容医疗美容机构将淡化医院特征,更像是一家具有医学医疗美容功能、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高级宾馆或高级会所。医疗美容机构不仅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医疗美容医疗服务,同时也要为“顾客”提供优美的服务环境,提供各种生活便利,做到医学医疗美容服务和生活美容服务的统一,让“顾客”高度满意。以上对美容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