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就吃第二顿火锅,火锅是老少皆宜的食物。下面就跟笔者来看看火锅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火锅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近年来我国火锅行业稳定增长,2019年全国新成立火锅企业93994家,市场规模也已经达到5188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火锅市场规模所下滑,新成立企业数降至80019家,市场规模降至4380亿元。然而在火锅企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盲目经营的情况,火锅企业倒闭率也居高不下,根据业内数据显示,我国有半数左右的火锅餐饮企业活不过5年,约3成的火锅餐饮企业在两年内倒闭。随着火锅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产生了多元的变化,一些消费者为了节约时间,图方便,喜欢选择在家里吃火锅。
截至2021上半年,中国火锅连锁化率为27.4%;其中川式火锅的连锁化率高达31.5%,超出行业的整体水平,而北派火锅的连锁化率也达到了28.8%,粤式火锅连锁化率则达到了22.3%,整体来看火锅连锁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从人均消费来看,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悬殊,从各个城市的客单价来看,火锅消费仍处于中低端水平,客单价在60—120元之间的门店占据了行业的51.7%。
新零售普及化,对于火锅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新零售经济的转变让许多品牌都开始转变自身模式向新零售发展转型,海底捞自助零售超市上线就受到不少人的追捧,随着消费升级、懒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火锅的消费场景逐渐从线下门店转到线上。从海底捞、小龙坎等行业领头者相继创立副牌进军零售就可以看出,火锅行业领头者们也正在根据市场的消费习惯而在转型。
数字化转型,疫情下,只靠线下的到店流量已经玩不动了,火锅行业必须要改革才能在升级的消费环境下占一席之地,餐饮数字化说白了就是结合互联网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来运营餐店。用户场景的变迁同步带来了消费偏好的变化,根据大数据报告显示,火锅餐饮正在从传统的“体验经济”,逐渐转变为更加注重便捷性及性价比的“效率经济”,这也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经营思路上进行转变,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抓住火锅零售的市场机遇,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迎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