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火锅业实现收入8757亿元,较2014年增长超52%,占全国餐饮业收入(42716亿元)的20.5%,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预计火锅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达到9600亿元左右,2020年突破万亿。
尽管我国火锅派系众多,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较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在川渝火锅品类中,串串香因其受众相对年轻、人均消费低、选择多样等优势增长迅速,门店数量显著高于其他细分品类。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火锅门店数量近40万家,川渝火锅占比高达64.2%。作为麻辣火锅的发源地,四川和重庆火锅也是名不虚传,火锅门店数分别为4万家左右和3万家左右,分别占全国火锅门店数的10.6%和8.8%。
另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关注度提高,因口味清淡更为契合消费者健康膳食的需求的,以海鲜火锅、潮汕牛肉火锅、粥底火锅等为代表的粤系火锅店数量也发展迅速。2018年底,广东省火锅门店数超过3万家,全国占比达8.8%,位居全国第二。
此外,火锅店数量进入前十的省份还有山东、河南、江苏、河北、陕西、贵州、云南,占比均在3%以上。
截至目前,共有11家餐饮上市公司公布业绩。2018年,海底捞实现收入169.69亿元,同比增长59.53%;利润为16.49亿元,同比增长38.1%;全球门店数由2017年末的273家增至466家。此外,海底捞外卖收入同比增长47.9%,订单量由2017年70.3万单增至108.67万单。同样做火锅生意的呷哺呷哺也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2018年,呷哺呷哺营收47.34亿元,同比增长29.2%;经调整纯利4.75亿元,同比增长10%。
与火锅股的红火相比,作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上市餐饮企业,拥有“小南国”等中西餐多品牌的国际天食正忙于“瘦身”止损。2018年,国际天食亏损7603.2万元,净利下降174.78%。就业绩下降,国际天食归因于关店成本和资产拨备等一次性成本1.33亿元,以及同店销售下降3.8%带来的毛利减少。
火锅行业市场规模的庞大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着现有投资者加快扩大规模,外来投资者进入市场,从而也导致火锅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数据显示,2017年火锅业关店率达5.9%,位于餐饮业各细分品类之首,也高于4.3%的开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