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8月,信息服务收入规模达5395亿元,同比增长20.7%,占互联网业务收入比重为90.6%。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54.3%。以下对互联网行业投资分析。
互联网行业投资分析,1-8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5955亿元,同比增长20.7%,在去年同期较高基数上保持快速增长。互联网行业分析指出,主要省份保持快速增长发展态势,互联网业务收入总量居前三位的广东、上海、北京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0.0%、28.4%和25.0%。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的战略地位逐步提高,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最近几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逐渐增大,其获得的股权投资总量也随之稳步增长。
新出行领域成为国内2017年最受关注的领域。在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获投金额前10的项目中,新出行领域囊括3项,获投金额占据前十融资项目金额的50%以上。互联网行业投资分析,三公司分别是致力于共享出行和自动驾驶的滴滴出行、从事共享出行和新能源汽车的北汽绿行、以及从事汽车电商的易车网。除此之外,共享单车龙头企业OFO和摩拜,用互联网模式造车的蔚来汽车,二手车电商龙头企业优信二手车、瓜子二手车和人人车,以及从事共享出行的神州专车公司,都在2017年获得大额的投资。
人工智能投资持续火爆。近年来,随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应用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大量相关初创企业出现,人工智能迅速成为市场新兴投资热点,初创企业数量与企业融资额连年攀升。互联网行业投资分析,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金额约200亿元,较2016年全年的投资金额增长近50%。全球市场上,谷歌、微软、IBM 等科技巨头均在 AI 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布局,其中 90%用于研发和部署,10%用于AI收购。
互联网行业投资分析,根据Gartner技术曲线,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约5至10年。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应用更受投资青睐。人工智能与应用服务相结合,催生大量创新智能业务场景,但从整体来看,市场和投资机构更为青睐较为成熟项目。
虽然互联网概念炒的火热,但不可否认,互联网企业的存活率很低。无论如何,要想在互联网泡沫中屹立不倒,还是要借助实体之力。互联网行业投资分析,互联网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工具,炒作、营销和融资,都不应该是互联网企业关注的重点,经营的重心应该放在做好产品上。在竞争激烈的生死存亡过程里,留下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互联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