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开展海洋能开发利用实践技术40多项,累计装机容量达55万kw。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如制定发展路线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极大促进了国际海洋能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下对海洋能行业概况分析。
海洋能行业概况分析,海洋盐业生产努力克服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生产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生产经营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海洋能行业分析指出,全年实现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海洋能行业分析指出,各沿海地区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大力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海洋渔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比上年增加3.3%。山东省海洋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的33.8%,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2013-2018年海洋能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虽然我国海洋能开发取得一定成绩,但开发利用缓慢仍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各企业各自为政,实行不同上网电价水平,未形成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成为海洋能行业发展的一块心病。这样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投入成本,同时也影响投资者进入该行业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影响整个海洋能产业进行经济性探索和试验,不利于整个海洋能产业的培育。现从三大现状来分析海洋能行业概况。
一是发布海洋能规划,绘就“十三五”发展蓝图。海洋能行业概况分析,2016年,国家海洋局编制印发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指导海洋能发展的5年规划,抓住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海洋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的战略机遇,瞄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加快我国海洋能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二是攻克海洋能技术,赶超国际海洋能先进水平。海洋能行业概况分析,一年来,我国海洋能技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向装备化、实用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国际海洋能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潮流能技术率先实现了“弯道超车”。浙江联合动能公司开发的3.4兆瓦大型潮流能发电机组首批1兆瓦模块于舟山海域并网发电,使我国成为世界第3个实现兆瓦级潮流能并网发电的国家,该成果被评为“2016年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浙江大学潮流示范电站稳定运行时间和能源转化效率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波浪能技术迅速走向成熟。广州能源所研制的波浪能装置总装机提升至260千瓦,并于今年4月实现了上岸并网,这是我国波浪能发电首次真正走入百姓家庭。此外,在温差能发电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三是建立支撑服务体系,服务海洋能产业发展。海洋能行业概况分析,迄今最为全面详尽的《中国海洋能近海重点区资源分布图集》编印完成,海洋能开发活动将有据可依、有图可查。海洋能研发、设计、示范、测试、施工、运维等上下游机构,向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区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以试验场为代表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始终是海洋能发展布局的重点。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分别对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机组开展了现场测试服务,自主海洋能发电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体系正逐步建立,海洋能室内综合测试平台已投入使用,为加速海洋能技术的成熟提供了有力支撑。
海洋能行业概况分析,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沿海及海岛经济社会发展为海洋能发展提供了稳定而广泛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