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 内容详情
海洋能行业现状
 海洋能 2018-12-03 17:21:44

  我国近海的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的理论潜在量约6.9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0.76亿千瓦。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和成果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区域布局和产业链条已现雏形,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对海洋能行业现状分析。

  海洋能行业现状分析,我国继续加强对海砂开采的管理力度,非金属矿的开采得到有效控制,金属矿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矿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增加值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海洋盐业生产努力克服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生产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生产经营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海洋能行业分析指出,全年实现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各沿海地区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大力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海洋渔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比上年增加3.3%。山东省海洋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的33.8%,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2013-2018年海洋能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海洋能行业分析

  在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推动下,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设立了海洋能专项资金,从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海洋能并网电力系统示范、海洋能产业化示范、海洋能技术研究与试验、海洋能标准及支撑服务体系等5个方向进行支持,有力地提升了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现从三大利用方式来分析海洋能行业现状。

      1、海水渗透发电技术有望成为新的环保能源

  海洋能行业现状分析,利用液体的渗透性发电,即利用浓溶液扩散到稀溶液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发电。这种新能源既不产生垃圾,也没用二氧化碳排放,更不受天气左右,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可以在河流的入海口处修建这样的发电站,而在盐分浓度更高的水域中,渗透发电站的发电效果会更好。当河流奔腾入海时,由于河水与海水所含盐分浓度的不同,会促使“河流淡水”与“海洋咸水”发生低浓度的液体流向高浓度的液体物理渗透反应,从而产生巨大的海水渗透压,用其产生的这种压力推动涡轮机进行大功率发电。我国大海与陆地河口交界水域的盐度差所潜藏的巨大能量一直是科学家理想的发电场所。我国的盐差能蕴藏量理论上估计为3.9×1015KJ,主要集中在各大江河的入海处,同时,我国青海省等地还有不少内陆盐湖也可以利用。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淡水与海水之间有着很大的渗透压力差,一般海水含盐度为3%-3.5%时,其和河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有相当于240m水头差的能量密度,如果这个压力差能利用起来,从河流流入海中的每立方英尺的淡水可发0.65kw·h的电。这种水位差可以利用半透膜在盐水和淡水交接处实现。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盐度不降低的话,产生的渗透压力足可以将盐水水面提高240m,利用这一水位差就可以推动水轮发电机发电。我国目前海水渗透发电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普及该技术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发电站的建造成本过高,并且缺乏高效廉价的薄膜,对盐差能这种新能源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实验水平。

  2、潮汐能发电

  海洋能行业现状分析,潮汐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各处引力的不同所引起的海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面周期性地升降,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潮汐能。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其利用原理和水力发电相似。潮汐能是以势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与动能。它包括潮汐和潮流两种运动方式所包含的能量,潮水在涨落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能量,而且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是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我国有海岸线总长3.2万千米,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在涨潮的过程中,汹涌而来的海水具有很大的动能,而随着海水水位的升高,就把海水的巨大动能转化为势能;在落潮的过程中,海水奔腾而去,水位逐渐降低,势能又转化为动能。一般来说潮差不小于3米,就会产生发电的经济效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能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潮汐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在海洋各种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最为简便。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利用潮汐能,在这一方面是世界上起步较早的国家,我国虽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但开发存在较大的困难,需着重解决设备、技术和成本问题。

  3、波浪能、发电

  海洋能行业现状分析,波浪能发电是通过波浪能装置,是将波浪能首先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转换成电能的过程。波浪能来源于风和海面的相互作用,是风的一部分能量传给了海水。波浪能是以机械能形式存在的,是海洋能中品位最高的能量。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化石能源短缺的加剧,波浪能这种清洁绿色的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初具商业化趋势。小功率的波浪能发电,已在导航浮标、灯塔等获得推广应用。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沿海波浪能能流密度大约为每米2-7千瓦。在能流密度高的地方,每1米海岸线外波浪的能流就足以为20个家庭提供照明。波浪能开发潜力巨大。我国是波浪能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从1980年以来研究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台湾、

  4、海流能发电

  海洋能行业现状分析,海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主要是指海底水道和海峡中较为稳定的流动以及由于潮汐导致的有规律的海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进行持续发电的项目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等特点。海流能的能量与流速的平方和流量成正比。相对波浪能而言,海流能的变化要平稳且有规律得多。海流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其原理和风力发电相似,几乎任何一个风力发电装置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流发电装置。但由于海水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000倍,且装置必须放于水下。故海流发电存在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安装维护、电力输送、防腐、海洋环境中的载荷与安全性能等。

  海洋能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海岸线长,海洋能资源丰富,经过50多年海洋能源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潮汐能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实现了小规模商业化运行,潮流能、波浪能与海流能利用开发了大量试验样机和工程样机,温差能进行了原理样机研发。海洋能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海洋能相关研究报告
海洋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