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保健品也被成为功能性食品,并没有特指是某一个食品种类。近些年来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功能性食品需求进一步扩大,目前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以下是2023年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现状有关数据显示,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加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食品消费市场,2020年产值超过2700亿元,产业近3年平均增速超过15%。据去年8月天猫发布的《2020功能零食创新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天猫功能性食品市场增速达40%,购买人数上涨50%。近年来,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产值持续性增长,但增长幅度放缓,2020年我国功能性食品(保健、营养品)行业产值3621.3亿元,2021年我国功能性食品(保健、营养品)行业产值大约为3653.9亿元。
目前,在中国市场售卖的功能食品,功能主要有助眠、能量提神、养生滋补、护眼养眼等。口味方面,把保健品做得像零食一样——用粉剂、果冻、饮料、软糖等多种形式,代替药剂、片剂、大瓶装、大袋装保健产品,成为一个趋势。保健产品剂型零食化,维生素、褪黑素、鱼油纷纷以软糖形式呈现,连玻尿酸、烟酰胺等美容成分也能口服食用。
目前,功能性食品在美国渗透率超50%。其中,60%的功能食品消费者属于黏性用户;日本渗透率约40%;在中国,这一指标为20%,其中黏性用户仅占10%。中国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认知度较低。而为消费者建立新的消费观念时,功能性食品企业还要注意避免过度营销的问题。
功能性食品行业发展现状从原来的营销理念来看,线下渠道主要是满足大众化需求,作为细分品类,功能性食品企业恐怕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要靠线上渠道去寻找潜在客户。从内容营销、社群营销等角度切入,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初创品牌来说,保证产品质量是基本要求,还应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机理。
目前,除了部分功能性食品企业已开拓线下渠道外,不少企业的阵地依然在线上,主要通过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业内人士表示,开拓线下渠道会带来直接的铺货资金压力、巨大流通成本和层层的代理利润分割,且线下渠道同样需要强大的线上品牌的带动宣传。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压力并不小。
总体看来功能性食品线上销售额不断提高,整个行业也在往多渠道销售模式发展。维生素是功能性食品中需求最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