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管主要有自然冷却、风冷、液冷等方式,全球新能源汽车完成了从0到1%的渗透,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一级供应商及整车厂共生产汽车空调总成系统8607.22万套,以下是发热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7.4万辆,同比增长59.1%,发热管行业分析预计,2020-2022年销量分别为176、268和404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50.1%、52.1%和53.0%;长周期看,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分别达到1100万辆和2700万辆。其中,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超过400万辆。
2019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汽车销量为32.3万辆,发热管行业发展现状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66万辆,比2018年翻5倍,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到2025年,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414万辆,2020-2025年CAGR为20%。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量增加,电池能量密度快速提升,快充功率增加及快充渗透率提升,安全性与寿命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整车对于电池系统进行很好的热管理。而液冷具有较好的冷却及加热效果,逐渐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电池热管理主要有自然冷却、风冷、液冷等方式,其中液冷具有技术成熟、冷却效果好等优点。随着热管理要求逐步提升,电池热管理也将从自然冷却方式逐步发展成为液冷等效果更好的方式。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53%采用自然冷却,主动风冷占比25%,液冷占比22%。其中纯电动车58%采取自然冷却,预计多为A00级纯电动车;插混车型66%采取液冷方式,自然冷却占比34%。
发热管行业发展现状指出,随着新能源车的逐步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使用电动压缩机,电动压缩机单价比传统车压缩机大约高1000元,在1500元左右,电子膨胀阀比传统车贵超过300元,此外,新能车使用的蒸发器和水泵数量均为3个,比传统车多出2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组件价值量达到6925元。随着新能源汽车覆盖率的提升,市场空间将得到显著提升,符合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能量型锂离子电池比能量2020年要达到单体350Wh/kg,2025年达到400Wh/kg,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比能量2020年要达到单体200Wh/kg,2025年达到250Wh/kg,电池寿命2020年达到10年,2025年达到12年。
许多专家表示,在当前的电热管市场环境下,质量和技术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也是未来我国电热管需要大力发展的根本诉求,推动我国电热管行业进入国际。高端技术电热管在更多政策引导和科研技术的扶持下,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上便是发热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