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 内容详情
2016年儿童用药行业现状及格局分析
 儿童用药 2016-11-28 17:31:28

  儿童用药是指适合儿童特殊体质及需求设计的一类药品,儿童药品对于药品剂量、安全性、口味等都有特殊的需求,如通常使用剂量更小、利用矫味剂来改善药品入口的苦味等。目前,我国药品中,绝大部分的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儿童用药的比例小、种类少,经常以成年人用药来代替专业儿童用药,如采用减量方法,把成人药片分成2份或更多份数进行使用。以下是宇博智业小编整理的2016年儿童用药行业现状及格局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儿童药市场扩容

  全面二孩政策启动,预测每年新增加约340万新生儿。据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全面二孩政策每年新增出生人口226~425万人(平均340万人),相当于每年新生儿数量在2015年的1655万人的基础上,增长14-26%的规模。

  2016-2021年中国儿童用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具体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猴年生育大年,预测新生儿1913万人,比2015年增长约16%。2016年出生的新生儿将是未来十年、十五年儿童用药市场的消费主力,全面利好新生儿用药市场和未来整个儿童药市场。

儿童用药

  政策先行:我国儿童药政策之春已来临

  201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鼓励儿童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提出鼓励研发儿童专用剂型和规格;《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体要求;《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指出加快审评审批儿童药。

  儿童用药领域的供给现状

  儿科用药市场正在不断升温,但市场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近年的数据显示,儿科用药领域主要存在两个明显的落差。首先是门诊量与市场份额的落差。据权威数据统计,2015 年,儿科门急诊人数达2-5 亿人次,占全国总门急诊人数的9.6%。患病儿童人口占我国总患病人口数的19.25%。但儿童用药销售额仅占我国整个医药市场的3%,就算是在国内一线大都市,儿童专用药物销售额也只占了4.1%。大量的儿童患者在使用未注明儿童用法用量、未进行过系统性儿科临床研究的成人药!

  另一方面是儿科专用药需求增长率与产品数量的落差。2014 年,限药品说明书标明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销售额已达到560 亿元,2015 年全年将达到68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达到19%,高于医药行业平均增长率。通过CFDA“国产药品”数据库查询发现,截止到2016 年6 月,我国共用16.2673 万个药品文号,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儿科专用药约有3000 多个文号,仅占总文号数量的1.8%。6000 多家制药企业中,专业儿童用药制造商仅30 多家。2015 年药品审批2690件,而儿童药仅有19 件,占0.7%。

  儿童用药市场格局分析

  从市场角度来看患病率较高的有呼吸类疾病、消化类疾病、传染类疾病和对营养补充剂的需求。

  1、呼吸类领域:葵花、三九、仁和、香雪、济川药业等企业产品在儿童药呼吸类表现较好。

  治疗呼吸类疾病的药物中,普药品种占比比较高,非独家的品种比较多,这也是儿童药的特点。因为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所以儿童药多数是普药。而且中国国内做化药和创新药的基础薄弱,比较难出独家品种和一类新药。在中成药上比较容易有独家品种,也比较容易研制出专属品牌。家长和消费者通常认为中成药副作用较小,食用更轻松,所以企业也更愿意生产中成药。

  感冒:

  1)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非常老的品种。有批文的企业非常多,大概有几十个。对于儿童药企业而言,无独家品种所以品牌经营非常重要,有品牌的企业在销售类占比中更高。

  几十个厂家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上每年有30-40个亿的销售额,其中华润三九的999感冒灵占比最大。华润三九前年赞助了热门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市场知名度和满意度都有明显提升,在小儿氨酚黄那敏市场获得了明显回报。除此之外,在999品牌带动下,其一系列的儿药都受到影响有很好的表现。例如它的小儿感冒颗粒和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等。

  除了华润三九,哈药六厂、浙江亚峰的快克和葵花药业、仁和都是在小儿氨酚黄那敏市场上获益比较大的品牌企业,这些品牌在OTC广告上的投入较多。

  2)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也是大普药。江西仁和的可立克获益最大,其次葵花。另外河北太阳石的好娃娃做得也很大。

  3)小儿感冒颗粒:华润三九和葵花药业市场占比较大。

  4)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葵花药业市场占比最大,其占市场占比3成,葵花的重庆和衡水两个基地都有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这两者加起来市场占比超过4成;其次河北太阳石。

  5)金银花露:湖北午时(非上市公司)的获益最大。一瓶金银花露售价很低,3-4元/瓶。但是在夏天卖的很好,消费者的接受度高。以后可以考虑模仿王老吉的模式进行销售,退出了金银花冰露饮料,其潜在价值很大。

  6)抗病毒口服液:也是普药,做的企业很多。广州香雪获益最大。香雪现在发展的很好,但是在早期品种并不丰富,就靠这个橘红口服液和板蓝根两个产品。抗病毒口服液对于病毒带来的头痛发烧都适用,且剂型适应儿童,治疗范围广。

  7)小儿止咳糖浆:华润三九、葵花药业和贵州益佰,做的量比较大。

  8)小儿七星茶:白云山广药集团的。小儿七星茶是一种清肺化痰口服药,属于处方药

  处方药中有一些也是很不错的,例如贵州健兴的肺力咳、葵花的肺热咳喘口服液,也是4-5个亿的品种。济川药业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也值得关注。

  9)布洛芬:卖得最好的是强生的美林。退烧领域的布诺芬市场几乎被几个外企垄断了,国内企业表现一般。国内企业和外企有优势的领域和方向有很大区别。

  2、消化类:江中健胃消食片、汉森四磨汤、丁桂儿脐贴、韩梅妈咪爱等品牌大

  消化系统的用药针对范围是比较广的,包括助消化、止泻和治疗便秘等。

  1)助消化:江中健胃消食片(小儿装)最突出,每年有超过15个亿的销售,小儿用有4-5亿。其次是湖南汉森四磨汤,每年有超过5个亿的销售。四磨汤不是专用于儿童,但儿童用占比重最高,老年人和儿童都用的很多,对老年便秘效果很好。健胃消食口服液:济川和香雪。健胃消食片适合年龄大点的儿童;口服液剂型的受用范围更广,更小的小孩方便服用。口服液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和发展空间,济川的健胃销售口服液终端零售销售额额已经有2个亿,已经初具规模。

  2)止泻类:山西亚宝的丁桂儿脐贴是止泻领域第一品牌,且是亚宝的独家品种。这个产品的特色非常明显。剂型是贴肚脐的剂型,适用于儿童,儿童会觉得贴肚脐很好玩,对小孩子的用药障碍小。市场数据显示有很好的成长性。

  3)益生菌类:销售最大的是韩美的妈咪爱,7-8个亿/年的销售额。上药集团的培宝康,哈药的乳酸菌素片,益生菌领域有4-5个企业的品牌、每年可以有几个亿的销售。

  国内企业中,贵州健兴和太极集团的儿康宁等等,也是不错的。

  治疗便秘比较好的是蒙脱石散(思密达)。

  3、感染类(抗生素)领域:希舒美、希刻劳等外资品牌比重大;国产达力芬较为突出

  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所以感染类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

  在抗生素和抗感染领域,外企占比重比较大。国内比较好的企业有深圳致君,是属于国药集团的。它的头孢克肟(达力芬)在基层做的特别好,每年可以销售7-8个亿。除此之外还有康芝瑞芝清和白云山集团的产品。

  抗病毒的药很多都是普药,如利巴韦林但这类品种特色不是特别明显,针对性不强。因为招标压价也压得很低,所以没有哪个企业的品牌做的特别大。

  抗流感的达菲,国内东阳光的可威,因为开发出来奥司他韦的颗粒剂剂型适合儿童去年销售从4个亿增长到8个亿,完成了翻倍的增长。

  4、营养补充剂(矿物质、维生素):达因的伊可新、哈药的三精葡萄糖酸钙及健民的龙牡品牌大。

  这个领域中单品最大的是达因药业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终端零售价统计接近10个亿规模。达因药业是山大华特控股的。达因药业围绕着伊可新有一整套明确的儿药产品线规划和布局。

  其他在医院用得多注射类药物,如水溶性维生素在医院用的很多,量也很大,成都天台山的水溶性维生素。

  5、投资需关注儿童药占比企业主营占比:如康芝、葵花、达因、亚宝药业、香雪、汉森、健民等。

  专门做儿童药的不多,产品规模比较大的还是一些大型的制药集团,例如三九、广药、上药集团和部分外企。从投资角度来讲,不建议只关注规模,更要关注受益于儿童药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关注儿童药在公司销售额的占比有多大,占比越高将越受益于儿药发展的影响。纯粹性和占比高的企业应当重点关注。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儿童用药相关研究报告
儿童用药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