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第三方物流物流业的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北美、欧洲分列第一、第二,市场规模分别为1997亿美元、1736亿美元,以下是第三方物流行业投资分析。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生产经营企业将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形成方式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二是新兴的物流公司,多为私有或者合资企业,管理成本较低;三是企业自办物流公司向社会开发第三方物流服务;四是外资物流企业。
在中国,19%的原材料运输是由第三方物流提供、18%的成品销售物流是第三方物流负责,而美国第三方物流的渗透率是58%,日本为80%。第三方物流行业分析指出,中国第三方物流占物流成本的比重也远小于美国、日本(中国8%vs美国10.9%/日本10.5%,中国第三方物流效率仍有待提高)。
根据第三方物流行业投资分析数据,2010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为6499亿元;截止到2018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2411亿元,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按照当前发展势头,预计到2020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达16000亿元。
工业第三方物流方面,也以煤炭第三方物流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物流发展规划》,到2020年,煤炭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显着提升,基本形成物流网络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物流服务绿色高效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
商贸第三方物流方面,电商第三方物流将朝向信息化、个性化、联盟化趋势发展。信息化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运行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分析、跟踪,从而提升物流效率以及效益的做法;个性化是借助于各种技术手段更好地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未来,第三方物流行业投资分析指出,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随着第三方物流功能完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二是政策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例如,2017年2月,商务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制定了《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拓展物流方案设计、智能包装、设备租赁等增值服务,着力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已经从环节独立、主体分散的初级阶段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发应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我国物流行业也开始进入智能阶段,促进者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增长,以上便是第三方物流行业投资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