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浪潮之中,全球第三方物流行业迈入了新的时代:商流变革倒逼物流升级、政策利好与黑科技逐步完善物流的能力基底,行业也由此迎来最好也是最艰难的时代,以下是第三方物流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标准术语》中,第三方物流被定义为:“是由供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行业分析指出,这一定义明确了“ 第三方 ”的内涵,即物流服务提供者作为发货人(甲方)和收货人(乙方)之间的第三方,代表甲方或乙方执行物流功能。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为第三方物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方物流行业产业布局指出,虽然第三方物流发展时间不长,但崛起速度迅猛,201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为6499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2411亿元,预计2020年达到16000亿元,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不过,毕竟起步较晚,国内第三方物流行业仍存在不足,如市场高度分散,在1万至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占到2%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美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仅C.H.Robinson一家占据7% 份额,前十企业占总体市场36% 份额,前五十企业占总体市场67% 份额。
截止2018年,美国物流总费用达14735亿美元,占GDP的8.2%。日本制造业物流成本已占日本物流总成本的50%以上,由于精细化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在日本制造业复苏期间,物流费用占营业额的比重已从1975年的10.2%降到1999年的8.1%。开展“两业联动”后制造业企业的订单完成周期由11.8天降至6.2天,货物收转时间由26.6天降至16.2天,存货周期由14.8天降至12.3天。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带动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伴随全面深化改革,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9-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第三方物流行业产业布局指出,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第三方物流比重明显提高。新的物流装备、技术广泛应用。
目前,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也开始进入整合阶段,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等,也涌现出很多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由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改造而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公司有中远国际、中外运等。
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利用其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从而不断向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渗透,市占率提升较快,代表性公司有丹麦有利物流公司、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以上便是第三方物流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