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化工原料等,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着主导性作用。2018年我国原油加工量达59850.43万吨,比去年3.15%的增速有所上升,以下是成品油行业产业布局分析。
2017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恢复增长,全年消费量3.22亿吨,同比增长2%,较2016年增加3个百分点,但增速呈现出少见的汽降柴升。其中,汽油消费量1.22亿吨,同比增长 2.03%,降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柴油消费量1.67亿吨,增速1.24%,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
2018年,随着中石油云南石化、中海油惠州二期投产及部分地方炼厂扩能,炼油总能力同比增长4.15%达到了7.48亿吨/年。成品油行业分析指出,对应地,近年来我国原油加工量增幅扩大,使成品油市场资源供过于求。2018年,我国我国原油加工量为5.68亿吨,同比增长4.95%,增速回升。
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已经基本形成稳定的格局,以三桶油为首的市场格局,以及湖南等产油大省分布的地炼厂为市场补充,格局基本已经稳定下来,短时间内也很难有大的变化,由于石化行业需求的相对稳定,整个行业基本已经处于成熟期,现从全国、湖南、山东发展情况分析成品油行业产业布局:
1、全国区域:汽油、柴油作为传统燃料广泛用于各种车辆。近年来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与汽车驾驶员人数快速增长,到2018年底,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到16284万辆,基数较大,对汽柴油消费产生持续、大量的需求。
2、湖南省区域:随着湖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南省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从而带动汽柴油批发、零售行业的发展。到2018年,湖南省汽车保有量从211.06万辆增加至516.60万辆,年均增长61.11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19.61%。
3、山东省区域:柴油消费主要用于商用汽车、工程机械等,因而柴油消费量情况与固定资产投资关联性较强。2010年至2018年,湖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9821亿元增长至259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45%。
成品油行业产业布局指出,随着我国炼油能力不断提升,我国成品油资源供应过剩状况愈发严峻。预计到2020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8.8亿吨/年,考虑油品出口等因素,届时我国净过剩炼油能力将达到1.4亿吨/年,相比2018年(0.77亿吨/年)几乎增加一倍。
炼油能力过快增长直接导致中国成品油市场环境发生根本转变,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迅速向买方市场转变。虽然与原油挂钩的成本加成定价机制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市场价格水平已不再由供应成本决定,而是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谁能用最小的成本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最大的市场价值,谁就会赢得市场发展空间,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我国是原油资源相对贫乏,经济体量庞大,是原油进口大国。自从2009年以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波动上升,从51.9%上升到2018年的67.4%。预计201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逼近70%,未来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将越来越多,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中化和中海油等石油央企也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成品油出口的步伐,以上便是成品油行业产业布局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