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食品 资讯详情
食品工业创新图强——上半年“四个一”项目实施侧记
 食品 2008-01-01 08:58:00

  江西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稻米、生猪、茶叶、柑橘、油菜等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借助这个令人艳羡的原料优势,2007年以来,我省食品工业着力抓好“一支烟”、“一瓶酒”、“一片茶叶”和“一盒胶囊”(简称“四个一”项目)的建设。“四个一”项目的实施,已经成为江西食品工业发展的“牵引机”。今年上半年,全省“四个一”项目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11.4%,完成全年目标的52.1%;实现利税总额33.6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全年目标的56%。

  我省食品工业在获得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优质的绿色、有机产品如何做大做强?”“开拓食品市场,优秀的营销人员从何而来?”“如何引导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介入,促进食品工业跨越式发展?”8月初,记者先后到南昌、樟树、婺源等地采访发现,随着经济建设全面快速推进,我省品牌建设、产品营销和市场开拓、重大项目建设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经济界重点关注和致力实现的目标。

  品牌助推 潜力无限

  我省环境资源丰富,发展食品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江西有绿色食品916个,居全国绿色食品前列;有机食品415个,列全国第一。但是,叫得响的品牌却不多。

  采访中,“四个一”企业都提到品牌定位的问题。如今,食品工业在全国迅猛发展,品种繁多,竞争激烈。能否准确定位自己的产品并创立自己品牌,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以白酒为例。四特酒历史悠久,品质和全国一线品牌不相上下,而且香味独特。但多年来,四特品牌仍然停留在全国二线品牌的位置。“之所以‘起步早、长不大’,产品的定位有问题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四特公司营销副总经理贺恒辉认为,“江西食品行业要有争当全国‘名牌’的长远打算,多些国际、国内‘名牌’的竞争意识。”

  为此,四特酒厂花巨资聘请专家对产品重新定位。汪氏蜂业有限公司表示,要打造专属产品,重塑品牌形象,做中国名牌。今年以来,包括江西中烟工业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通过邀请品牌咨询策划公司策划、在全国强势媒体进行品牌文化传播、强化省内外终端形象的维护、举办公益活动等方式,有效地加强了与消费者的沟通,提升了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品牌不统一也是我省食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江西食品企业多,品牌繁杂。就茶叶来说,仅婺源县就多达18个。品牌繁多分散了资源,不容易形成合力,使江西食品品牌难以推广。为此,我省提出“做强金圣、做大庐山”,做好“庐山云雾”、“婺源绿茶”等,迈出了打造江西统一品牌的坚实步伐。

  打拼市场 聚集人才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

  长期以来,江西食品行业人才缺乏,技术工艺落后,尤其缺乏管理、技术、营销人才,没有能力创“名牌”。不仅高级人才奇缺,一些领域技能人才也同样缺乏。林生实业公司总经理金林生介绍说,当地的茶校已经不再招生,企业很难招聘到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婺源县茶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张新华告诉记者,全县园艺、茶艺、营销等方面茶产业基础性人才匮乏,由此导致难以进行产品深加工、产品文化价值提升,市场开拓、品牌推广因此受到制约。

  令人欣喜的是,仁和、汇仁、四特等大型企业集团现在把企业品牌事业部门搬到了北京等人才聚集的地区,致力于创新体制、机制,从外地引进人才。

  贺恒辉坦言,自己是公司从北京“挖”来的。他介绍,早在两年前,四特公司就开始在北京组建品牌营销团队,利用当地的人才优势,为产品打开市场,并负责对品牌进行定位、策划和包装。今年3月,四特公司还把销售中心从樟树迁到南昌,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大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把销售机构推向各省市的市场第一线,精心打造营销团队,提出以流通为主,提高渠道价值,大力建设销售渠道。

  为了打造一流的品牌,今年初,金林生把自己的“林生茶”专卖店开到了北京马连道茶叶批发市场,“20多万元的开支,我就当做个全国性的广告。在北京,还能接触到最新的茶叶营销理念,我早该走这一步了。”

  汪氏蜂业则通过专卖店、营销办事处、代理销售等方式,开拓全国市场。今年,汪氏蜂业与国家举重队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拓宽销售渠道,在各地又新增专卖店数百家,从而建立起遍布全国的坚实销售网络。上半年,该企业销售收入达6.5亿元,同比增长23%。

  人才的聚集,品牌价值的提升,为江西食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四个一”项目重点企业产销率均达到了96%以上。

  重大项目 牵引动力

  作为食品资源大省,江西食品生产厂家数目达18000多家,但规模以上的只有500多家,龙头企业数量少,食品工业大而不强。

  省食品协会会长蒋国宾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总投入太少,“食品工业的总投入与支柱产业的地位很不相称,也与它的产出不相匹配。”

  怎样才能使我省的食品工业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应下力气重点扶持骨干龙头企业,立足重大项目建设,立足‘四个一’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上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增强竞争力,改变目前业内企业小而散的现状。

  今年以来,我省食品工业一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开始实施。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地位,四特公司准备投资2.7亿元开展四特酒工业城和酒文化城建设,目前已开始整体规划。英博雪津(南昌)啤酒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18亿元的每年10万千升扩每年20万千升工程项目已完工。仁和集团健心胶囊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850万元,已完成投资4300万元。

  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最重要的是通过对重大项目的大规模、集中有效的投资,尽快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中度和产业优势。

  近年来,我省不断出台新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加速整合食品产业,努力改变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初加工多、深加工少的格局,增强我省食品品牌的竞争力。婺源县计划采用引资入股和融资入股的办法,整合当地的品牌、资源、技术,组建婺源绿茶集团公司。据介绍,这家即将组建的公司,将统一经营、统一推介、统一品牌,以实现逐步走向全国的目标,做大做强婺绿品牌和茶业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敢于让省外、境外和国外的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大企业来赣投资建厂或进行股份制改造。在此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发独具风味的食品,避免重复建设、盲目竞争,最终使我省食品工业形成健康发展的产业链。

  本报记者夏晓 实习生胡小浪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食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