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互联网应用 资讯详情
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全景:重点企业与关键数据透视
 互联网 2025-09-30 08:48:3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政策驱动和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正加速构建全球竞争力。截至第三季度末,国内低轨卫星发射数量较上年增长180%,行业投资规模突破千亿级门槛,标志着我国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布局中迈出关键步伐。

  一、卫星互联网加速布局:低轨星座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9月2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规模化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网络完成关键节点部署,为后续星座组网奠定基础。数据显示,该批次卫星具备全球覆盖能力,单星通信带宽较上一代提升40%,系统整体延迟降低至25毫秒以内。

  二、政策红利释放:业务开放与市场准入体系同步构建

  8月27日工信部正式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分阶段放开卫星通信基础服务领域,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地面站建设及数据增值运营。政策配套措施显示,在频谱资源分配、频率协调机制等方面给予重点企业专项支持,预计到2026年将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市场化运作体系。

  三、运营商战略升级:中国联通获颁首张商用牌照开启新赛道

  9月8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这是继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之后全球第二例针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国家级运营资质。据行业测算,该牌照将推动运营商在航空互联网、海洋宽带等领域的市场规模扩大3倍以上,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产值超500亿元。

  四、民营航天突破:可回收火箭技术进入工程化验证阶段

  我国民营火箭企业已完成液氧甲烷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在研的中型运载火箭实现直径3.8米级箭体结构设计。据研发进展显示,该型号火箭近地轨道运力达14吨,计划于2025年内完成首飞测试。与现役型号相比,其可回收技术将使发射成本降低60%,为商业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提供经济性支撑。

  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呈现"国家主导+市场参与"的双轮驱动格局,重点企业在低轨组网、火箭研发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政策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推进,正加速形成覆盖设备制造、发射服务、运营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和商业场景拓展,预计到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注:数据时间节点均按2025年9月30日当前时间表述)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互联网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