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大厂在债券融资和AI领域持续加码。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在过去一周内密集推进债券发行计划:腾讯时隔四年重启点心债推介;阿里巴巴宣布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票据,其中80%资金将用于云基础设施升级;百度则拟发行44亿元人民币优先票据以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彭博行业研究预计,包括上述企业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资本开支将从2023年的130亿美元激增至2025年的320亿美元,其中AI相关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
在刚刚结束的财报季中,互联网大厂已初步展现AI技术对业务的实际赋能效果。以阿里云为例,其Q2 AI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下单季度资本开支历史新高,成为“AI+云计算”融合优势的典型案例。数据显示,民营互联网企业云服务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越国有电信公司,凸显市场对其算力升级与AI生态布局的认可。
当前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估值重心正从应用场景向核心技术倾斜。例如,腾讯、阿里、百度等企业通过自研大模型、芯片和Robotaxi技术,在股价表现上显著优于仅依赖应用层开发的同行。这种趋势表明,投资者更看重企业能否通过底层技术创新实现长期盈利,而非短期流量变现能力。
2025年互联网市场呈现资本扩张与AI深化并行态势
从融资动作到业务布局,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选择正深刻影响行业格局。随着资本开支的持续攀升和技术投入的快速落地,AI不仅成为推动云服务增长的核心引擎,更重塑了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的价值评估体系。未来两年内,技术自研能力与商业化速度或将成为决定企业市场地位的关键变量,而这一动态变化将持续为全球科技产业提供重要观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