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经济复苏、供应链重构及地缘政治博弈的多重推动下,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韧性。截至2024年8月底,141家上市企业中逾九成实现盈利,其中25家公司净利润翻倍增长。铜、金及战略金属板块表现尤为突出,而能源金属领域则呈现显著分化态势。本文从市场供需、政策导向与投资前景等维度,解析有色金属行业的关键趋势与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有色金属价格普遍走强,铜、铝均价分别同比上涨4.2%和2.6%,黄金均价更是大幅攀升46.8%。主要企业通过产能扩张与成本控制实现业绩突破:某龙头矿企以57万吨铜产量同比增长10%,叠加金属价格上涨,营收达167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4%;另一矿业集团通过铜钴产品量价双增,上半年净利增长超60%。黄金板块表现亮眼,山东、西部等区域金矿企业净利润翻倍,行业整体呈现"资源+产能"双重优势驱动的特征。
在新能源产业政策持续加码背景下,稀土、钨、锗等战略金属需求激增。北方某稀土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上半年营收突破188亿元,净利润暴涨近20倍;中国稀土板块中多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光伏与红外技术发展带动锗产品价格上行,云南某锗业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行业分析指出,受限于资源稀缺性及绿色制造门槛提升,钨、钼等小金属产能释放缓慢,未来2-3年仍将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
新能源赛道分化加剧有色金属内部结构性行情。钴产品受益于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寒锐钴业等企业通过产能扩张与产业链协同,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100%;镍矿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68%,成为某全球头部企业的第二增长极。反观锂市场,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拖累行业表现:赣锋锂业受产品价格下跌影响亏损5.3亿元,多家企业通过布局电池回收等新赛道寻求突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与利润同比保持增长,但增幅收窄趋势显现。展望未来:
1. 铜铝价格高位震荡:全球能源转型对精炼金属需求形成支撑,但高库存压力将限制涨幅;
2. 稀土政策深化整合:行业准入标准趋严推动集中度提升,国家储备调节机制或强化价格稳定性;
3. 锂市触底预期升温:随着南美盐湖项目投产延迟及中国云母提锂技术突破,碳酸锂价格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企稳回升。
有色金属行业正经历从周期波动向战略资源竞争的转型期。在"双碳"目标与地缘博弈双重背景下,掌握优质矿产资源、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占据先发优势。政策端对关键金属的战略储备与绿色冶炼补贴将进一步优化产业格局,而新能源技术路线选择(如固态电池)可能重构锂钴等细分赛道的竞争逻辑。投资者需关注全球供应链重构进程及国内"十四五"原材料保供稳价实施方案的落地效果,在波动中捕捉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