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经营利润同比暴跌75.6%,经调整净利润仅14.9亿元人民币。平台将业绩下滑归因于"非理性市场竞争"带来的成本压力。尽管外卖业务未单独披露数据,但其作为核心本地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当前外卖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已超出市场预期。在用户争夺与商家补贴的双重夹击下,头部企业正面临盈利模式的严峻考验。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两月收窄降幅,但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改善明显。这一宏观背景为外卖行业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也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上海"沪六条"新政释放的购房政策调整,客观上影响着城市消费场景布局,推动外卖平台加速社区服务网络建设。韩国限制外国人购房新规等国际动向,则从侧面反映全球消费市场格局变化对外卖本地化运营的影响。
在产业链上游,洽洽食品上半年净利润暴跌73.68%的案例揭示出原材料成本攀升与消费需求分流的连锁反应。这种压力传导机制同样存在于外卖行业:农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餐品制作成本,而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正在重塑外卖菜单结构。头部平台需平衡配送效率提升与食品安全管控,在算法优化、骑手权益保障等政策约束下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谷歌Gemini 2.5图像模型的突破性进展显示,AI技术正在改变餐饮营销模式。但老庙黄金因设计侵权引发的品牌危机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外卖平台在利用生成式AI优化用户界面、菜品推荐时,必须同步建立合规审查机制,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影响企业信誉。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的长期趋势,与短期增速放缓形成矛盾现象。这种宏观金融风险通过汇率波动传导至实体经济,可能增加跨境餐饮供应链的成本不确定性。中国外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美元走势对进口食材价格的影响,在全球化采购中强化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