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能发电量占比达10.8% 数据显示第四代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
自2020年以来,全球核电装机容量以年均4.2%增速提升至2025年的6.3亿千瓦,其中美国凭借第四代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快速部署成为增长主力。当前商用核电机组中,采用先进燃料技术的比例已超18%,TRISO-X等新型燃料的安全性较传统设计提升3倍以上。
2025年数据显示,美国通过国际合作加速推进核能布局:某科技巨头与能源企业合作的Xe-100 SMR项目计划在华盛顿州部署960兆瓦机组,并于弗吉尼亚州启动邻近核电站的SMR建设。该技术采用四层防护屏障燃料组件,在高温耐受性(达1600℃)和燃耗效率方面表现突出,单堆容量较传统机型缩小85%的同时,发电成本降低23%。
韩国企业通过跨国协议同步参与美国市场开发,其本土核电企业在运机组占全国电力供应的27%,并计划将TRISO-X燃料技术推广至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建设周期缩短至4年,较传统核电机组缩短60%,显著提升了能源项目的落地效率。
电力行业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较当前增长160%,而核能作为全天候供电的零碳基荷来源,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关键。美国某科技企业已与三家公司签署协议,累计投入超5亿美元推进SMR项目,目标于2039年前实现5吉瓦装机规模。
技术层面,第四代核电系统在安全性、经济性上取得突破: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迈出关键步伐:某国家级聚变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获得115亿元资本支持,持股结构包含能源央企和地方电力企业。其研发重点涵盖磁约束系统、超导线圈材料等核心技术,目标2035年前完成聚变工程验证堆建设。
装备制造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市场:
核电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共振开启新周期
2025年全球核电产业呈现"双轨并进"态势:SMR通过技术创新满足新兴电力需求,聚变能研发则为长期能源转型储备技术弹药。美国市场因科技巨头的深度参与成为增长标杆,而中国在资本和制造端的布局正加速形成国际竞争力。随着各国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如某国2023年发布四份核工业振兴令),核电装机容量有望在未来十年实现翻倍增长,为全球脱碳目标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