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能源领域对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在核电、油气勘探开发、电力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民营企业正以多元角色深度参与。这不仅优化了能源项目的投资结构,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2月24日,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值得注意的是,该机组同批次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均引入了民间资本,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升至10%,这一突破性进展体现了我国在能源领域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决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核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核电领域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主要由中央企业投资和运营。然而,近年来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20年,浙江三澳一期工程成为全国首个民营企业参股投资的核电项目,参股比例为2%。2023年,浙江金七门一期工程中,民营企业参股比例仍为2%。到了2024年,江苏徐圩一期、浙江三澳二期、山东招远一期、广东陆丰1号和2号机组、广西白龙一期等五个核电项目中,10家民营企业合计出资45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参股比例首次提升至10%。这一变化不仅扩大了核电项目的资金来源,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机会,预计可带动民营企业投资超过240亿元。
除了核电领域,其他能源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例如,在电力设施建设方面,近三年签约供应商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约70%。同时,多家民营企业加入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推动国产化算力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此外,民营企业还积极参与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建设。截至2024年9月底,某民营企业在苏州等多个城市负荷中心投运了12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总规模达0.7GW/1.4GWh,成为国内新型储能投建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承担核电领域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并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核电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这一政策为民营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预计虚拟电厂业务规模将增长50%以上。
为进一步促进能源领域公平竞争,我国将深入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同时,依法规范能源市场秩序,强化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高效畅通运行,平等保护民营企业等能源市场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建议进一步放宽能源领域市场准入,清理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和审批流程,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开发适合能源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从核电到新型储能,从油气勘探到电力设施建设,我国能源领域对民营企业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民营企业参股比例的提升、政策支持的加码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投资机会。这不仅优化了能源项目的投资结构,也推动了我国能源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将在能源开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