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铁路 资讯详情
2025年高铁投资分析及重点企业展望:南珠高铁关键工程贯通推动区域发展
 高铁 2025-08-13 10:23:08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是中国高铁网络加速扩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八纵八横”主通道的持续完善,高铁项目不仅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更通过技术突破和产业联动释放经济活力。近日,南宁至珠海高铁(南珠高铁)玉林北至岑溪东段传来重大进展——天星一号隧道贯通,标志着该区段22座隧道全面完成施工。这一节点为后续无砟轨道铺设及全线通车奠定基础,成为观察中国高铁投资趋势与重点企业实践的重要样本。

  一、高铁建设提速:2025年投资规模与南珠高铁项目推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高铁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作为连接桂东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骨干通道,南珠高铁玉林北至岑溪东段全长84.759公里。截至2025年8月13日,该区段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路基土石方完成率超99.7%,桥梁工程进度达96.0%,隧道工程更以99.7%的完工率接近尾声。其中,天星一号隧道全长4,574.71米,是攻克地质风险的关键节点。项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术攻关,成功应对复杂围岩(Ⅳ、Ⅴ级占比达76%)、强富水段(占20.5%)等挑战,为高铁建设中的高难度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二、隧道贯通背后的挑战与创新技术应用,投资分析及高铁重点企业角色

  天星一号隧道的施工环境堪称“地质博物馆”,最大埋深达165米,且穿越水库及破碎带。施工团队通过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工艺,并引入新一代智能设备(如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数字化浇筑衬砌台车),将风险管控与效率提升有机结合。例如,在岩溶断层区域运用超前地质预报和实时围岩监测技术,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实现零事故目标),又缩短了工期20%以上。此类技术创新不仅降低单项目成本,更推动高铁基建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重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三、区域经济联动效应:高铁通车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展望

  南珠高铁预计于2025年底前建成通车,届时玉林至岑溪东段将实现1小时通达,进一步缩短桂东与大湾区时空距离。从投资分析看,该线路的建设直接带动沿线地区基建投资超百亿,并激活旅游、物流等关联产业。例如,岑溪市通过高铁站点布局规划产业园区,预计可吸引制造业转移投资额增长30%以上;玉林北站周边土地价值已显现溢价效应,区域经济辐射半径扩大至200公里。此外,高铁网络的完善将加速人才流动与技术协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新动能。

  中国高铁发展的示范意义与未来方向

  南珠高铁玉林北至岑溪东段的贯通,既是2025年我国高铁投资成效的缩影,也是重点企业协同创新的成果。从技术攻坚到区域协同发展,这一项目的全周期实践表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精准施策、设备升级和管理优化,高铁建设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未来,随着更多类似工程落地,中国高铁网络不仅将重塑地理版图,更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热门推荐

高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