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与政策红利密集释放的双重驱动下,国内AI产业链正迎来关键发展窗口期。8月12日,科创人工智能ETF(代码:589520)场内价格逆势上涨1.25%,成分股寒武纪、芯原股份等企业股价显著攀升,印证市场对国产替代前景的积极预期。政策端与技术端的协同发力,正推动我国AI产业从局部突破向系统性创新加速演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当前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在算力自主可控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8月12日华为在上海举办的“2025金融Al推理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中,其最新推出的AI推理加速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带宽内存(HBM)依赖降低、大模型推理性能优化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数据显示,国内云厂商已开始加速适配国产算力芯片,这一进程将因英伟达芯片安全漏洞事件进一步提速。半导体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环节,在科创人工智能ETF权重占比接近50%,凸显该领域在技术自主化中的战略地位。
资本流向印证了市场对国产AI赛道的坚定看好。近60个交易日内,科创人工智能ETF累计获得7150万元净申购,其中近20日资金流入达3017万元,近期溢价交易频现更表明买方力量强势。从技术指标看,该ETF已形成MACD金叉信号,反映短期与长期均线的多头排列特征。成分股表现印证产业趋势:寒武纪单日涨幅超12%,云天励飞、乐鑫科技等企业股价同步走高,显示资金对人工智能终端芯片及应用层企业的配置偏好持续强化。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呈现“端云一体”核心趋势,国内厂商在云端算力与终端应用场景的协同布局成效显著。科创人工智能ETF标的指数通过均衡配置半导体(权重近40%)、应用软件及终端设备等四大环节,精准卡位产业关键节点。例如头部企业芯原股份在IP授权领域、石头科技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优势,均体现了国产AI产业链从底层芯片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闭环能力。行业分析师指出,在资本开支持续加码算力基础设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盈利周期有望进入新一轮扩张通道。
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正站在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叠加的历史节点。国产AI芯片逐步打破国际垄断、资本市场加速布局优质标的、端云融合生态快速成型等多重因素共振,将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跨越。随着华为等头部企业持续输出核心技术成果,以及政策对自主创新的定向支持加码,国产替代进程或将迎来指数级提速期,相关产业投资价值值得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