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子 资讯详情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动态与市场格局:浙江引领数智化新赛道
 人工智能 2025-08-11 03:51:04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加速突破并渗透至各产业领域。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省上半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已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其中人形机器人、智能计算等领域的创新成果频出,AI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持续深化,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市场活力。

  一、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深化:浙江企业引领创新潮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以杭州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创集群加速崛起,"六小龙"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某科技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双足人形机器人仅重25千克,支持个性化定制开发,在春晚舞台等场景实现技术出圈后持续迭代升级。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通过多样化应用场景重塑传统产业:丝绸龙头企业研发的AI大模型将丝巾设计效率提升至"立等可取";化纤行业头部企业借助生产工艺仿真模型,使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3%。

  浙江省经信部门分析指出,该省制造业基础与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双向赋能效应,超过17项重大科技成果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转化,涵盖数据应用、脑机接口等核心领域,并系统布局人形机器人专项研究。当前全省算力服务、算法模型等细分市场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凸显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二、人工智能生态构建与协同创新:产学研多方联动释放活力

  浙江省通过搭建多层次创新主体体系,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民营企业中既有深耕AI领域的创新群体,也有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科研院所方面,浙江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前沿探索持续发力,推动AI教育改革与产学研转化;新型科研机构如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则成为连接技术攻关与产业应用的枢纽。

  截至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已促成119家联合实验室落地,633名科研人员实现跨单位流动,并设立超200家聚焦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创新站。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企业、高校和投资机构间的深度协同:某空间智能企业与高校实验室共同推进最新技术验证,而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则联动本地供应链推动产业生态完善。

  三、区域差异化布局与政策驱动:多维发力打造产业高地

  浙江省通过《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引导,明确到2030年培育全球竞争力企业集群的目标,力争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超1.2万亿元。在具体实施层面,各地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发展路径——温州依托数据安全港平台集聚600余家相关企业;湖州聚焦新能源、半导体领域组建创新联合体;台州推进智算中心建设强化算力保障。

  当前全省已孵化469项数据产品,建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网络。某参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企业负责人表示,浙江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布局正加速抢占市场先机。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之江大地的发展图景,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开辟更广阔空间。

  来看,2025年的浙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区域联动的三维驱动,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场景应用的完整链条。随着核心产业营收持续高增长、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以及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其在智能经济赛道上的领跑优势愈发显著,并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数智化转型的鲜活范本。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