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持续走低推动火电行业利润显著回升,而煤炭企业则面临盈利压力。本文聚焦火电行业在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与竞争态势,并结合关键数据解析产业链动态调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火电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受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及新能源替代效应影响,动力煤市场价格持续承压。截至6月底,长江口5500K动力煤均价较年初下降19.4%(由820元/吨降至661元/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同步下跌5.5%(从703元/吨至664元/吨)。这一趋势直接利好火电企业,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例如某华东地区火电上市公司预计净利润达17.54亿元-20.87亿元,同比增长32%-57%,而华北区域上市火电企业的亏损面已全面扭转为盈利。
煤炭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态势明显。以某头部煤企为例,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3%-20%,另有企业出现由盈转亏现象。面对需求端疲软与进口煤竞争压力,煤炭行业加速推进“煤电一体化”布局。数据显示,部分企业通过收购火电资产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如某能源集团斥资6.69亿元收购49%火电项目股权,并规划至2025年投入超60亿元用于煤电联营固定资产投资。
在价格波动周期下,不同地区火电企业的市场策略出现分化。西北部企业依托煤炭资源禀赋优势扩大产能规模(如某项目规划1500万吨/年褐煤矿区配套262万千瓦火电机组),而东部沿海省份则通过提升机组能效应对成本压力。截至今年上半年,某上市火电企业发电量同比增幅超8%,带动净利润增长逾100%。
未来竞争将集中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煤电联营项目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强化(如“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的资源利用率提升至92%),二是高效清洁发电技术的应用普及。当前,超临界机组改造项目已覆盖全国45%的火电机组,推动单位发电成本下降18%,成为企业维持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总结
2025年火电行业在煤炭价格下行周期中展现韧性增长潜力,同时倒逼产业链上下游加速整合。煤企通过联营模式平抑市场风险,火电企业则依托技术升级巩固盈利空间。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与能源政策深化调整,产业格局将向“资源协同+高效低碳”双轮驱动模式演进,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