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中国电力行业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迎来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叠加期。作为贵州清洁能源开发的重要主体,黔源电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在复杂水文条件下仍保持业务韧性,其经营策略与技术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背景下,黔源电力依托集控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实现运营效率突破。公司通过流域梯级电站远程控制技术,将水力发电站运行效率提升至新高度,主要厂站全面达成"远程集控"目标。该技术体系不仅优化了水电资源配置,更在政策引导的清洁能源消纳保障机制下,有效应对上半年来水量同比下降23%、较多年均值减少27.7%的挑战。数据显示,在水文条件不利情况下,公司仍实现发电量32亿千瓦时,同比微增1.55%,彰显技术驱动下的抗风险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黔源电力总装机容量达413.85万千瓦,其中水电站占比78%(323.35万千瓦),光伏电站新增至90.5万千瓦。这种"水光互补"模式有效平滑了发电出力波动性,在风光资源不稳定时段通过水电调峰支撑电网稳定运行。值得注意的是,水电业务实现营收7.74亿元,同比增长3.53%,毛利率提升2.05个百分点,印证了电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经济效益优势。
面对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趋势,公司采取"保水保蓄能"调度原则,在发电量提升的同时实现单位水耗降低。通过精准调控流域综合用水,不仅保障电力平稳供应,更在枯水期维持了较高的水库蓄能水平。这种技术-管理双轮驱动模式,配合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延续与绿电交易机制完善,支撑其在营收微增背景下仍保持1.2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规模,并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现1元),展现经营质量提升带来的资本回报能力。
来看,黔源电力上半年业绩表现充分体现了技术升级与政策环境对电力企业的双重赋能价值。在智能化调度系统支撑下,企业有效化解了水文波动的不利影响;而清洁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则为未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此类兼具技术创新实力与战略前瞻性的市场主体,将在行业变革中占据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