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基建领域在2025年迎来新一轮发展窗口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8%,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背景下,部分房企通过业务调整与税务优化策略,在基建相关项目中表现突出。以天保基建为例,其最新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5倍,折射出基建领域企业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逆势增长的潜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基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7月10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天保基建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0万元至13,000万元,同比增长1,581.80%至2,329.27%,扣非后净利润达7,500万元至11,500万元,增幅高达2,203.44%至3,431.94%。这一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其全资子公司在一季度冲回土地增值税1.7亿元的税务调整。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尽管2022-2024年营收波动明显(分别为24.65亿、30.63亿和25.31亿元),但通过聚焦基建开发与物业运营的核心业务,逐步优化资产结构。当前主营涵盖房地产开发、物业出租及管理等,其中基建项目贡献显著。
天保基建近年财务数据揭示了基建行业的典型特征。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16%,较前一年略有回升(2023年为51.28%)。这一指标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需关注其未来项目资金链稳定性。
此外,天眼查数据显示,天保基建面临228条自身风险及880条周边风险,涉及合同纠纷、股权质押等问题。这些风险提示表明,在基建投资加速的同时,企业需加强合规管理以应对潜在挑战。
从行业趋势看,2025年基建领域呈现两大方向:一是政策性金融工具持续加码,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企业加速向城市群、都市圈等高潜力区域集中。
天保基建作为天津港保税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参股12家子公司(包括生物医药产业、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布局,正是区域深耕的典型案例。公司实际控制方——天津港保税区国资委的支持,为后续参与地方基建项目提供了资源保障。
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天保基建上半年业绩爆发印证了基建行业在政策支持下的复苏动能。然而,企业需警惕高风险项目的财务压力,并通过强化税务管理、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巩固优势。未来,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落地及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基建领域仍将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