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铁路 资讯详情
中老铁路成区域发展引擎:2025年铁路运输发展趋势及产业布局透视(附数据)
 铁路运输 2025-07-02 06:30:3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上半年,中老铁路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发送旅客1007万人次、货物超1260万吨,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黄金通道。这条贯穿山川的钢铁动脉不仅重塑了区域物流格局,更通过持续优化运输服务和产业布局,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其跨境货运量同比增长8.6%,旅游专列覆盖31个省市及19个国家,展现出铁路运输在跨区域经济协同中的核心作用。

  一、中老铁路运输客流量突破千万级,展现区域互联互通新趋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老铁路国内段发送旅客814万人次,国外段达193万人次,跨境出行需求旺盛。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跨境席位扩容至每日400个的运力提升,累计发送跨境旅客14万人次。磨憨口岸通过增设专用通道,将通关时间压缩至5小时内,使"坐着火车游老挝""环线旅游列车"等特色服务成为区域文旅新亮点。这一数据印证了铁路运输在促进人文交流与市场拓展中的战略价值。

  二、货运量同比增长超25%,凸显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

  上半年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1260万吨,国内段完成900万吨(同比增35.4%),国外段达360万吨(同比增6.7%)。跨境货物占比显著提升至300万吨,冷链班列数量从日均1列增至4列,有效保障榴莲、芒果等生鲜农产品的"当日达"需求。以"澜湄快线"为代表的铁路运输品牌,通过优化冷藏集装箱配置,实现50吨老挝鲜芒果26小时内直达昆明市场,成为东盟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高效路径。

  三、数字化与服务创新双轮驱动,重构铁路运输产业生态

  磨憨口岸运用5G及北斗技术打造智慧货场,将跨境货物整体通关效率提升40%,推动运输品类扩展至3000余种。从新能源汽车到光伏组件的双向流通,再到成品油"一箱到底"联运模式的成功实践,技术创新持续拓展铁路运输服务边界。同时,"铁路+园区+产业"融合模式在沿线落地,通过设立辐射型"站外站"提供仓储、分拨等综合服务,有效释放通道潜能。

  四、跨境网络覆盖19国及全国31省市,强化区域经济纽带作用

  中老铁路运输网络已延伸至东南亚4国和中国全部省级行政区,形成双向流通的国际物流枢纽。通过优化经停站点与运行区段,国际列车服务范围持续扩大,带动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等新业态发展。数据显示,该线路支撑的跨境商品种类较开通初期增长3倍以上,成为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关键载体。

  中老铁路作为202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正通过运输规模提升与产业布局优化实现双向赋能。其在客货运输效率、服务创新及辐射范围上的突破性进展,不仅印证了铁路运输对区域互联互通的支撑作用,更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了可复制范本。未来随着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深度融入,这条钢铁大动脉将持续释放更大经济和社会价值。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铁路运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