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核心观点】随着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正面临产品安全性与品质升级的双重考验。2024年罗马仕品牌大规模召回事件引发行业震动,数据显示其三款共计491,745台移动电源存在安全隐患,折射出电源产业在快速扩张中亟待解决的质量管控问题,对投资者和消费者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源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2023-2024年间,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因电芯原材料缺陷被紧急召回。其中型号PAC20-272(涉及331,578台)、PAC20-392(113,253台)及PLT20A-152(46,914台),因存在过热燃烧风险引发多所高校禁用通知。该事件暴露出电源产品在规模化生产中对供应链质量把控的脆弱性,尤其在锂电池核心部件的选择与检测环节,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瓶颈。
此次召回涉及的三款产品均为20000mAh高容量型号,在电商平台仍保持109-256元的价格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PLT20A-152型号已从官方渠道下架,反映出企业对问题产品的快速响应。然而高校安全警示事件表明,电源行业在追求大容量、轻量化的过程中,需同步提升热管理技术与材料安全性。这为投资者敲响警钟:未来电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能否平衡技术创新与质量保障。
罗马仕采取"免费更换+退货退款"的补偿方案,既符合《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也展现了企业维护品牌信誉的战略考量。数据显示,此次大规模召回涉及产品生产时间跨度达15个月(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反映出电源行业在品控流程中的持续性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企业在质量追溯体系、供应链可追溯性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作为年出货量超5000万件的品牌,罗马仕在东亚、东南亚等市场占据显著份额。但2019年曾因自燃风险召回3,792台产品的历史记录显示,电源企业需建立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当前全球安全认证标准持续升级(如UL/IEC 62133-2:2024),中国电源制造商正面临从"价格竞争"向"技术+品牌"双轮驱动的转型挑战。
【总结】2025年的电源市场正处于质量变革的关键节点。罗马仕召回事件不仅揭示了锂电池应用中的潜在风险,更折射出行业在规模化生产与品质管理间的结构性矛盾。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原材料供应链稳定性及售后服务体系完善度;消费者则应警惕低价产品的安全隐患,选择通过新国标认证的合规产品。未来电源产业的竞争将聚焦于安全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协同能力构建,这既是行业升级的方向,也是保障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