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饲料 资讯详情
2025年豆粕市场震荡与转折:供需博弈下的价格波动解析
 豆粕 2025-05-28 07:21:17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自2025年以来,我国豆粕市场经历了剧烈的价格波动,现货价格在五个月内经历两轮快速涨跌。当前市场正处于关键转折期,供应端压力缓解与需求旺季叠加天气因素形成多空博弈格局。随着库存拐点显现及成本支撑增强,行业正密切关注后续走势对产业链的影响。

  一、供需错配驱动价格剧烈波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豆粕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豆粕现货市场价格呈现显著波动特征。数据显示,粗蛋白含量≥43%的豆粕现货价自去年底2890.9元/吨起步,于今年2月底攀升至阶段高点3716.8元/吨,随后在4月10日回落至3153.2元/吨,4月底又回升至3721.4元/吨,截至5月20日再次下探至3026.6元/吨。同期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年内累计上涨4.69%,截至5月27日报收2966元/吨。

  这一波动主要源于阶段性供需错配:年初原料供应紧张导致库存骤降,而二季度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后市场供应压力缓解。行业分析师指出,现货价格高点与企业库存低点的时间契合度较高,反映出库存水平与价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例如,4月25日当周豆粕库存仅5.9万吨,同比减少超87%,创下近年新低。

  二、供应端压力缓解进程加速

  原料端的波动是上半年市场焦点。一季度受采购节奏偏慢、春节检修及海关政策调整影响,油厂开工负荷维持低位,二季度平均开工率47.27%,低于去年同期55.49%水平。4月初部分工厂开机率甚至不足三成,导致豆粕库存进一步下降至零库存边缘。

  但进入5月后,进口大豆通关效率提升显著改善供应局面。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当周,油厂压榨量明显回升,带动豆粕库存连续三周增长至18万吨,低库存拐点已现。随着6月起原料到港量持续增加,预计库存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对后续价格形成压制。

  三、需求端回暖与天气变量交织

  下游需求呈现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养殖业处于淡季且采购谨慎,饲料厂以随用随采策略为主;二季度随着气温回升及存栏量创新高(生猪及蛋鸡存栏均处历史高位),饲料消费需求进入旺季。部分企业因担忧阶段性供应收紧而被动补库,加速了去库存进程。

  然而,需求回暖同时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南美大豆产区天气炒作升温,阿根廷暴雨引发减产担忧,叠加美国大豆即将进入生长关键期,国际供应链存在潜在扰动风险。此外,三季度国内大豆进口量或因成本问题有所下降,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预期。

  四、多空博弈下的转折信号显现

  当前市场处于供需双驱动的临界点:供应端方面,5-7月原料宽松局面已成共识,库存积累将压制价格;但南美升贴水坚挺及国际期货走强又形成成本支撑。需求端虽受旺季提振,油脂板块因棕榈油增产和菜油高库存面临压力,或限制蛋白粕消费空间。

  行业分析显示,在“弱现实、强预期”格局下,利空因素逐步消化后价格修复概率上升。若三季度出现天气扰动或进口放缓,叠加国内库存积累趋缓,豆粕市场有望突破当前震荡区间实现阶段性反弹。

  总结

  2025年我国豆粕市场在供需错配、政策调整及气候变量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剧烈波动特征。随着进口大豆到港压力释放与库存拐点显现,短期供应紧张局面已缓解,但需求旺季叠加国际成本支撑为后续价格提供了潜在上行动力。未来需密切关注南美产区天气变化及国内采购节奏,市场在多空因素交替主导中或将迎来结构性转折期。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豆粕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