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豆粕市场呈现出复杂的走势,美豆播种进展顺利,而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却与基本面出现明显背离。这种市场现象背后,既有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也有国内现货市场的特殊因素在发挥作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豆粕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前美豆播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率达到30%,高于去年同期的24%和五年均值的23%。这一进展表明产区天气条件适宜,为年度产量稳定提供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担忧的干旱问题正在逐步缓解。最新干旱报告显示,截至4月29日当周,受干旱影响的大豆种植区域占比已从上周的21%下降至15%,较去年同期16%的水平也有所改善。这一变化为美豆产量预估的平稳提供了有力支撑。
4月份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经历了剧烈波动,月初价格为3089元/吨,4月24日达到月内高点4060元/吨,月末回落至3396元/吨,月内最大涨幅达33%。这种剧烈波动背后,反映出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
现货市场呈现出"不开新单、提货排队、流通减少"的特点,导致采购难度和价格预判难度显著增加。这种局面源于3月底以来持续的基本面矛盾:近月现货持续紧张,而远期供应宽松预期较强。
进入5月后,市场关注的焦点转向供应宽松预期的兑现时间。虽然5月合同开始执行,但现货端预期宽松的细化节点可能推迟至5月下旬。当前市场仍面临压车缓解需要时间、部分企业停机计划等因素的影响。
预计5月中上旬,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但随着时间推移,供应压力将逐步显现,5月下旬现货价格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一判断基于当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未来预期变化。
总结来看,豆粕市场正处于关键转折期。国际市场上,美豆播种顺利和干旱缓解为价格稳定提供了基础;国内市场上,现货价格与基本面的背离反映出供需矛盾的复杂性。未来市场走势将取决于供应宽松预期的兑现程度和节奏,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审慎决策。